閩清茶口粉干產業園建設正序時推進——老字號再寫新傳奇
2023-11-07 09:35:22?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外人若是這個季節來到閩清縣塔莊鎮茶口村,可能心生疑惑:村里大部分人怎么作息出奇一致且獨特?凌晨2點工廠就組織開工,約莫兩個小時之后,周邊作坊也陸續忙碌起來,天還沒亮茶口人已忙得不可開交。“我們得在太陽出來之前把粉干上架才行!”福建省茶粉粉干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眼下到春節是茶口粉干生產的旺季。 說起來,茶口粉干可不簡單,跨越歷史的時空,它是傳承800多年的非遺技藝。早在南宋嘉定年間,茶口村的村民們便開始以生產加工粉干謀生。至今,茶口人依舊遵循古法,13道工序十分考究,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使得粉干久煮不糊不爛、翻炒不粘不碎。 得益于技術的進步,如今的制作工藝有所改進,尤其是在工廠,半自動的生產線大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不過,記者還是在其中感受到了“人情味”。“比如在晾曬這個環節,我們都要人工來做,一片是4兩,有經驗的工人才知道要折成幾折,并且時不時松動一下,保證粉干干得均勻。”茶粉粉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受限于曬場的面積,工廠一天的產量不過五六千斤。為做強傳統、做大規模,茶粉粉干公司通過“公司+農戶”模式,為本村農戶提供原料、技術和相關標準,指導農戶進行生產,進行統一收購和銷售,帶動產業振興。如今,該公司已帶動周圍1300多名村民從事粉干加工業,促使農戶每年增收3萬元以上。 這一碗茶口粉干不簡單,還因為它跨越了地理的空間,成為香飄“一帶一路”的福州風味。相傳,明代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茶口粉干曾經隨船出海,沿途饋贈外國友人。清朝時期,數千“福州十邑”鄉親跟隨閩清僑領黃乃裳先生到馬來西亞開發“新福州”,也隨身攜帶不少粉干漂洋過海。 今時今日,茶口粉干也不斷拉進我們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親密聯系。茶口粉干以大米為原料,質地細潤柔韌,關鍵在于配方和配比。原料大米并非全部取自本地,其中有的來自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有時甚至還要雜糅來自龍巖長汀、連城的大米,來調節口感。制作完成,一袋袋茶口粉干分入包裝,裝車運輸,它們中有的將乘坐輪船前往東南亞國家,有的則踏上中歐班列去往遙遠的歐洲。“我有親戚在歐洲生活,能買到一袋茶口粉干都十分高興。”茶粉粉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隨著產業發展,茶口粉干已經成為茶口村乃至整個塔莊鎮的支柱產業。為進一步規范粉干加工、生產標準和減少污染,閩清縣著力發揮粉干產業的集聚優勢,規劃打造一個集粉干生產、省級非遺文化傳承、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園。 塔莊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閩清縣茶口粉干產業園選址塔莊鎮茶口村和梅寮村交界處,規劃面積210.75畝,總投資3.1億元,將建設廠房、倉儲、物流、園區生活服務配套設施、產品展廳、非遺文化傳習館、美食體驗、商務服務等功能場所。目前,園區建設正在序時推進,實體產業園土地報批、勘察設計等工作已陸續開展。 “園區以保護傳統產業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便于粉干產業統一管理、統一生產、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可最大程度挖掘粉干產業的潛力、激發粉干產業的活力、展現粉干產業的魅力,將帶動集體和村民增收,成為惠及全體生產戶的民生工程。同時,園區致力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粉干產業為依托,進一步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和非遺文化旅游產業,融入閩清農文旅示范區建設,打造景區式的特色園區。”塔莊鎮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蔣雅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