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福:永不褪色的“海上紅帆”
2023-11-02 16:41:3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黃盛青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連江11月2日訊 近期,在連江縣黃岐鎮海上黨群服務中心,71歲老支書胡國福正在給各村居的海上黨支部書記和漁民黨員代表上黨課。 黃岐鎮黨委結合主題教育推出“身邊典型上黨課”的教育模式,因地制宜打造海上黨群服務中心等黨員身邊“講課陣地”,通過身邊可學可借鑒的“活教材”把學習專題黨課同解決身邊問題、推動身邊工作結合起來,持續深化主題教育開展成效。 胡國福是黃岐鎮赤澳村的老支書,在崗24年,通過抓好海上黨建工作,把昔日的“海盜村、貧困村”帶成了“守法村、先進村”。 上世紀九十年代,黃岐半島漁民中出現“海盜事件”,影響惡劣,全村二十多艘漁船全部被禁止出海生產,村民也因被扣上“海盜村民”的帽子。1991年,胡國福帶著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反思探索治理路子,他發現黨員在從事海上生產中起到正向引導作用,所有有黨員的船只都沒有參與違法犯罪活動。 在鎮黨委的大力支持下,1992年7月赤澳村黨支部成立了全省首個海上黨小組,把黨建工作面由陸地向海上延伸,把長期在外從事遠洋捕撈業和網箱養殖業黨員納入正常的組織生活,促進長期出海生產的漁民黨員的教育管理。 “海上黨員就是海上的旗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凝聚民心,實實在在為群眾解決困難、得到實惠。”他對大家說。 海上黨小組成立后,胡國福和村干部積極拓寬產業,根據漁船作業性質進行分門別類,照1艘黨員先鋒船帶6-8艘不等的編隊模式組織開展生產,并嚴格實行“一長三員”管理機制,形成了生產指揮船、作業捕撈船、運輸船以及終端市場銷售隊伍為一體的產、運、供、銷生產鏈條,徹底改變了漁業生產過去單兵作戰、產業松散、終端銷售價格沒有話語權等問題,每艘船只可以減少近10萬元的支出,增加了海上黨員群眾的經濟收入,探索出了一條抓黨建促黨員群眾創富致富的新道路。 2016年,赤澳村海上民兵營黨支部正式成立,通過海上黨組織的載體,創新打造“535”海上黨建模式,對海上漁民開展思想教育和政策宣傳,并在海上維權、技術交流、生產補給、安全互助、糾紛調解等方面,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海上堡壘作用,為漁民解決實際問題。 2021年3月2日,赤澳海上民兵船只在廣東海域成功搜救系屬平潭的5000噸輪船沉船人員11人,榮獲國家海上搜救獎。 發展至今,赤澳海上民兵營黨支部現有黨員9名、海上民兵骨干100余人、海上民兵船只30艘、海上情報信息員30人以及海上應急隊伍15人,曾被省委授予“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福州市警備區授予“先進基層民兵營”、市委、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 他說:“為群眾辦實事、為村莊謀發展是我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 如今,71歲的胡國福依舊踐行著“堅定向黨、鐵心不變”的諾言,心系鄉村發展,繼續擔任黃岐鎮赤澳海上民兵營黨支部書記,想方設法多方籌措,每年都為村里辦幾項實事、跑一些資金,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 胡國福將三十年來的海上黨建的經驗做法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娓娓道來,大家都被胡國福生動的講述和幾十年如一日的情懷觸動,自發鼓掌致敬這位老支書,還有不少黨員針對海上黨支部建設管理方面的問題向胡國福“取經”,胡國福一一耐心解答。大家紛紛表示將學習借鑒赤澳海上黨建工作的方法模式,引導漁民黨員爭當海上先鋒,為生產服務和國防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
相關閱讀:
- [09-24] 長樂、連江、高新區公布核酸檢測演練小區(村居)名單!
- [09-15] 連江縣衛健局考察組來融
- [08-28] 推動產業園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 福清市領導赴連江、馬尾、長樂等地調研,為元洪國際食品產業園建設發展提供借鑒
- [12-29] 連江縣婦幼保健院一行到福清市婦幼保健院參觀交流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