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陶土演繹創新故事 閩清企業成功研發陶瓷水龍頭
2023-10-11 09:46:00?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管理人員在討論陶瓷水龍頭下一步的量產計劃。本報記者 蔣雅琛攝 在雙手的作用下,土、水、火交織在一起,形成質的轉換,成就了豐富多彩的陶瓷文化。數千年來,伴隨著華夏文明的發展,陶瓷不斷演化,創造無數驚喜。時至今日,這捧陶土還能如何演繹創新?在瓷都閩清,記者找到了答案——閩清雅中瓷業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劍,成功研發出一種陶瓷水龍頭,工藝全面突破,霎時驚艷業界。 “度”的把控 研發陶瓷水龍頭,這個念頭十年前就在閩清雅中瓷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旭明的心中萌發。“當時,一名貿易業務員偶然間提出了這個想法,我們覺得這種產品市場前景一定不錯,就著手開始研發。” 然而,黃旭明沒想到的是,研發這條路遠比想象艱難。比如強度、精度,就是兩個很難突破的指標。 強度方面,雅中瓷業長期從事特種陶瓷的研發和生產,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可對于一項新的產品,研發人員還是得從配料開始琢磨,再到模具打造、燒成溫度等等,一點一點固定工藝、流程。幾經打磨的陶瓷水龍頭經過了無數次承重試驗,強度達到普通陶瓷的4到5倍,甚至可以用來釘釘子! 精度方面,難度更甚。除一個機芯是標準件外,水龍頭通體皆為陶瓷,其中就包括和自來水管連接的螺紋。燒制過程中,螺紋只要有一點點變形,就無法與水管契合,就有可能造成管道漏水。“這就要求產品的質量要非常過硬,生產過程管控要非常嚴格。”黃旭明說。 不只強度、精度,研發陶瓷水龍頭還需要通盤考量——是否符合行業標準,用料是否安全,生產設備如何改進……關關難過。“創新真的很難,失敗的次數實在太多,可即使非常沮喪,也還是要從每次失敗中去找原因、找解決方法。”黃旭明說。 “量”的提升 陶瓷水龍頭研發成功,是否就可以宣告這個項目大功告成?非也!黃旭明說,產品研發是三分之一,批量生產是三分之一,對外銷售是三分之一。 對于陶瓷工業制品而言,矛盾是天然的屬性。它是時間的藝術,燒成過程需經過漫長的等待;可是,作為一件工業制品,產量又是繞不過的考量。 在雅中瓷業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臺窯爐長約20米,陶坯在其中燒成,40分鐘僅“行走”30厘米。如果要算整個工藝流程,從磨粉、下料到最終成品,則至少需要1周的時間。漫長的等待考驗著匠人的心態。“這十年來,每次燒制的等待過程中,我內心是十分焦灼的。”黃旭明說。 如今,技術問題已經解決,黃旭明的心態漸漸平和,接下來,他就要考慮量產流程如何管控。“管控關鍵在‘人’,我們在試生產的過程中就曾經發現,有一批產品質量都不過關,追查之后才發現是工人少放了一種配料。”黃旭明介紹,陶瓷水龍頭的原材料成本是普通陶瓷的十倍,產品不合格,不僅意味著一周時間的浪費,也是經濟上的損失。 經過數月的摸索,黃旭明對于量產產線管控已摸出一些門道。“現在可以說已經成功一半了!” “質”的追求 陶瓷水龍頭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目前市面上也有所謂的陶瓷水龍頭,不過這些產品只是把陶瓷作為外觀,內里還是金屬,依然會存在重金屬殘留、生銹等問題,而且陶瓷和金屬使用膠水粘連,不安全,是不允許出口的。”公司另一位負責人黃旭光介紹,雅中瓷業出品的陶瓷水龍頭安全可靠,外觀滿足多種個性化需求,未來將瞄準高端市場。 為何要耗費巨資、費盡心力去研發這樣一個產品,黃旭明看到,企業要想長久生存,就有賴一個“質”字。“靠量無法取勝,必須靠質,做好品質、做出精品,企業才能打響品牌。” 堅持以“質”取勝的不僅是雅中瓷業。黃旭光告訴記者,陶瓷水龍頭從無到有,閩清縣陶瓷科學研究所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我們前幾年租用陶研所的廠房,可以免費使用那里的器材、設備、實驗室等,那里的專家還能為我們提供技術支持,推著我們一路向前。” 閩清縣陶瓷科學研究所是閩清縣科學技術服務中心的前身,這是福州市陶瓷產業集群內,集陶瓷原輔材料分析檢測、瓷磚成品檢測、技術創新、生產工藝、技術培訓等服務為一體的重要公益性服務機構,許多陶瓷創新產品都誕生于此。“陶瓷產品要想獲得更高的附加值,就是要像這樣提高技術含量,這一定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福州市陶瓷行業技術創新中心技術顧問賴昌雷說。 企業堅持自主創新,政府部門也為其加油助力。除了依托閩清縣科學技術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外,園區也為其提供了土地支持。“我們去年從閩清縣科學技術服務中心搬到現在的自有廠房,日后,陶瓷水龍頭的生產線也將在這里建設起來,我們也計劃創新更多拳頭產品,推向市場、推向海外,打響閩清陶瓷的品牌。”黃旭光說。(記者 蔣雅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