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縣學習踐行新思想,推動橄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10-03 19:48:2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0月3日訊(本網記者 陳巧玲)秋意漸濃,正值橄欖采摘季,今年福州市閩清縣梅溪鎮的橄欖的產量穩中有進,憑借其高品質與好口碑,海內外客商紛紛前來訂購,實現供銷兩旺。 據悉,閩清縣是著名的“中國橄欖之鄉”,2023年,全縣橄欖種植面積達7萬畝,預計產量可達10.5萬噸,全產業鏈總產值近40億元,橄欖種植戶戶均年收入達10萬元,小橄欖成為農民的“致富果”。 今年以來,閩清縣主動融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積極落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間對閩清發展作出的建設萬畝橄欖種植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對閩清橄欖產業的調查研究,解決橄欖種植、加工、銷售、人才、金融、基礎設施等方面問題,堅持全面推行“黨建+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進一步拓寬黨建強、產業興、群眾富的好路子,為實現鄉村振興匯聚起強大的發展合力。 黨建引領聚合力。鑄造“黨建+”鏈條,設立梅埔村等中心村黨委,實施村級事務小微權力清單制度,成立6支橄欖專業種植能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建立24個黨員優質甜欖種植示范基地和17個黨員結對幫扶示范基地,引導村干部當好農村基層的“服務員”,以“紅色+特色”金融服務方式,為全鎮898戶種植農戶提供貸款8760萬元。 強化保障夯基礎。完善橄欖種植帶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投入各種項目扶持資金和專項資金7000多萬元。建立橄欖產業專家服務基地、省級橄欖科技小院和橄欖社會化服務中心等平臺,探索“1+N”產業鏈專家科特派模式,匯聚園藝、植保、土肥、食品加工、市場營銷等領域專家。舉辦橄欖生產勞務技能培訓、橄欖嫁接技能比賽、互聯網營銷師等活動100余場次,累計培訓1萬余人次。 延伸鏈條煥活力。按照“集中聯片、規模發展、突出特色”的思路,沿閩江兩岸梅溪流域梅埔、石湖、新民等10個村劃定綠色食品標準鮮食橄欖核心產區,成功培育改良出“靈峰”“梅香2號”“小個子”等10多種名優甜欖品種,多次榮獲“福州市鮮食優質橄欖”評選金獎。成立“閩清橄欖文化驛站”,推廣“互聯網+”銷售模式,通過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培育扶持橄欖加工企業發展,創新橄欖產業關鍵技術,生產蜜餞、果汁等產品80多種,遠銷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2017年以來,閩清連續6年舉辦“中國·福州(閩清)橄欖節”,閩清橄欖獲評全國最具影響力農產品品牌,品牌價值逐年增長。 下一步,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閩清縣將繼續加強對橄欖產業的調查研究,推動橄欖產業高質量發展,把橄欖這一顆“小青果”變身致富增收的“金果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