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加速崛起
2023-09-17 15:42:42?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陳艷 我來說兩句 |
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基地服務中心供圖) 閩江入海口,連江第一大島——粗蘆島,日新月異。 曾經,鄭和船隊在此誓師起航,在海上絲綢之路寫下輝煌篇章;而今,腳下是拔節生長的鋼鐵叢林,眼前是加速崛起的千億現代漁業產業集群。 天然的避風良港與蓬勃的建設熱潮,關聯源于一個巨無霸項目——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這是全國第三個、全省唯一的遠洋漁業基地。 建設“海上福州”、發展海洋經濟,是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主政福州期間擘畫的重大戰略。作為全國海洋大縣和福州市海洋科創發展重要區域,連江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加快推進“海上福州”建設,以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為強勁抓手,全力做大做強海洋經濟。 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長”啥樣,能帶來什么?如何助力海洋強縣步履鏗鏘?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訪。 科學擘畫 搭平臺“鏈”全球 在粗蘆島萬噸級遠洋漁業碼頭,數艘遠洋漁船靠泊,南極磷蝦、金槍魚、阿根廷魷魚等全球各大洋的漁獲集結上岸后,被馬不停蹄地運往不遠處的冷庫和精深加工車間,而后以最短時間“游”上市民餐桌。 以上并不是幻想,而是不久后的真實場景。遠洋漁業是“海上糧倉”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漁業產業結構、拓展漁業發展空間、提高海洋經濟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我省大部分遠洋漁獲仍需繞道山東榮成、浙江舟山等地,上岸后再運回來,耗時費力不說,漁獲的新鮮度也有損耗。 “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建成后,將一舉破解遠洋漁獲上岸難、卸貨難窘境,年靠泊服務遠洋漁業及相關船舶600艘,實現遠洋生產量40萬噸、遠洋漁獲進關量100萬噸,更多全球海鮮將直達全省市民餐桌。”遠洋漁業基地服務中心主任何宗敏介紹,基地采用“一核心多節點”方式進行空間布局,覆蓋連江、馬尾、長樂、福清、羅源等區域,核心區選址粗蘆島,規劃面積2.3萬畝,計劃建設國際遠洋漁業母港、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智能冷鏈物流中心等功能區,打造中國遠洋漁業產業集聚區、中國漁業對外開放重要海上門戶。 這里不僅是逐夢深藍的實力之城,還是智慧漁業的未來之城。步入遠洋漁業基地展廳,“向海圖強 挺進深藍”八個大字躍入眼簾,這里正在布局“深藍大腦”——數智漁業云平臺。 何為“深藍大腦”?據介紹,待基地建成啟用后,數智漁業云平臺上將實時抓取進港漁船定位、碼頭卸貨量、商品分銷等數據,實現水產品從海上捕撈到港口卸貨,再到冷鏈倉儲、運輸分銷的全流程定位追蹤。 “‘深藍大腦’打造覆蓋園區管理、遠洋捕撈、碼頭服務、冷鏈運輸等基地產業功能的運營服務中心與水產電子交易中心,用數字賦能基地漁貨集散交易全環節。”何宗敏說,接駁海陸空交通要道的遠洋漁業基地,具有連接東南亞、輻射南北太平洋的巨大潛能,因此這里還將結合拍賣式、展示式、沉浸式、電商式四大交易模式,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協同發展,促進消費和產業雙升級。 強鏈提能 引龍頭壯產業 打造全產業鏈,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在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一條魚如何“游”出一條全產業鏈?記者通過走訪找到了答案:強化以“鏈”招商、以商招商、產業招商、園區招商,做好延鏈、補鏈、強鏈文章,著力構建立足福州、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核心+配套”產業閉環。 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馬船電動船舶修造中心、國宇游艇項目、國際水產品智能冷鏈倉儲中心、歲金智谷海洋科創企業港、宏東智慧冷鏈倉儲中心、正冠南極磷蝦產業園、鴻華金槍魚加工產業園、正冠預制菜等項目掛圖作戰提速建設,遠洋漁業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路徑清晰可見。 “正冠南極磷蝦產業園已完成樁基施工圖審報告,一期預計2025年建成投產,每年將有15萬噸天然的南極磷蝦在此上岸、深加工。”正冠漁業董事長林生說,產業園用地78畝,總投資約9.16億元,是全國首個專業磷蝦產業園,計劃與科研院所合作,研發磷蝦油提純、磷蝦蛋白肽等產品,吃透“一只蝦”。產業園還將配套一艘全國最大的專業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提升在南極作業水域的捕撈加工能力和加工產品質量。 正冠漁業的落地生根,是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建設加速奔跑的生動寫照。在這里,海產品全產業鏈貿易島加快構建,越來越多龍頭企業探索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打開合作共贏的廣闊空間和無限可能。 眼下,遠洋漁業基地結合“一條魚”全產業鏈,持續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不久前,與沙窩島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共建協議正式簽約,進一步豐富遠洋漁業捕撈、船舶維修補給、物流貿易等領域業務布局。 基礎配套設施完善是“引鳳來棲”的重要元素。行走在遠洋漁業基地,空間分布非常清晰。一條筆直的啟航大道延伸向海,一側是產業項目,一側是配套工程。今年以來,34項基礎設施提速建設,爭取年內竣工母港一期3#-6#泊位、人才公寓、電力纜化工程等16個項目。 海陸并進 布賽道奔千億 粗蘆島上,馬尾造船廠內,焊花飛舞間,一個個鋼鐵巨無霸顯露真身。船廠內,各類集裝箱船、我市首艘7500車位雙燃料汽車滾裝船和海上風電導管架項目等正加緊施工;船廠外,馬尾造船適應性技改項目錨定建設一座5000噸級船舶下水設施,配套建設滿足3萬噸級運輸船停靠的泊位加快施工,待建成投產后,每年可新增5萬噸鋼構產量和8艘長度100米以內船舶。 從馬尾造船廠的朝氣蓬勃,可以感知遠洋漁業基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輻射帶動能力。 “布局三產融合的千億現代漁業產業集群,不是簡單的加減法,而是一項系統工程。”連江縣有關負責人表示,連江正圍繞粗蘆島,加快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國際水產品集散交易基地建設,同時依托這兩大基地,謀劃建設海洋生物、海工裝備、數智漁業三個科創高地,將研發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推動漁旅、工旅、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此外,將全力爭取遠洋漁業博物館、中國國際航海博覽會、數智漁業論壇永久會址落地建設,發布漁業指數,增強海洋經濟的主導地位。 產因城而強,城因產而興。粗蘆島所在的琯頭鎮正借東風大施拳腳。琯頭鎮黨委書記林春介紹,當前正以航海文化為核心,打造以南海神壇、福斗寺等為特色的連江鄭和航海文化園。同時,依托閩江口景觀和僑鄉優勢,串聯青芝山、十番古樂、長門炮臺、雙龜島、望江園、五虎礁以及壺江島、川石島、粗蘆島等旅游資源,打造一條“登青芝、看炮臺、觀閩江、品海鮮”的文旅路線,全面擦亮琯頭“海洋重鎮、商貿旺鎮、文旅強鎮、生態靚鎮”名片。 “人才、項目、資金一齊涌來,也吸引著我們這些在外游子。”去年,在武漢工作的李友信瞅準時機返鄉,成為鄉村振興主力軍,“這個聚寶盆,是我們夢想啟航的地方”。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正孕育著海島發展的新起點。(林文婧)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