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烹好山區產業“重頭菜”
2023-09-11 09:13:40?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新聞回放 晉安區日前作出《關于進一步加快北峰山區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七條措施,力爭在2010年前把占全區面積75%的北峰山區建設成農業科技觀光園區。一是以“南菜北移”為突破,建設五大綠色食品基地,編織服務城市的“大菜籃”;二是以五大景區為基點,構筑環福州東北休閑觀光旅游帶;三是以新店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為流通集散中心,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促進山上山下聯動開發。 ——摘自《福州日報》1998年12月23日《晉安“三套馬車”拉動山區經濟》報道 眼下,在晉安區宦溪鎮鵝鼻村,一畝畝蘿卜纓子嫩綠。扯著葉子將蘿卜一撥,抹去上面的泥土,個頭飽滿、新鮮白嫩的蘿卜躺在手上,種植戶陳忠實笑瞇瞇地說:“自從列入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后,蘿卜成了我們村的寶貝,價格漲了不少。眼下快到了收獲季節,各家商超平臺都主動上山收購,我們的蘿卜不愁賣。” “鵝鼻蘿卜”有多值錢?2022年,鵝鼻蘿卜入選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經《品牌觀察》雜志社中國品牌價值評選,晉安鵝鼻蘿卜品牌價值達3.46億元。今年9月,鵝鼻蘿卜入選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 反映在種植和銷售端,2022年宦溪鎮蘿卜種植面積超1000畝,鎮屬國企積極牽線對接優野、樸樸、烏狀元、速易購等電商平臺,通過線上銷售6萬公斤,帶動農戶增收10多萬元。 鵝鼻蘿卜是當地農家樂里最常見的一道菜。“蒸著就能吃,放點鹽就好了,不用添加其他調料,清甜爽口,入口即化,每次一上桌,客人都贊不絕口。”北峰前洋鄉廚鄭飛說。 依托秀麗的風景和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晉安在北峰山區著力發展精品農業和現代觀光農業,近年來鵝鼻蘿卜、晉安佛手瓜、蓮田甲魚等土特產品不斷“出圈”,走上市民餐桌,成為景區、農家樂招徠游客的“重頭菜”。 以農為本,旅游興鄉。一年來,在煥然一新的晉安北峰,處處好風光,村村好味道。春耕時節,壽山紅寮村啟動春宴雅集,北峰“新八大碗”廚藝大賽爭“香”斗“宴”,農家樂、民宿業主和酒店名廚齊聚一堂,以北峰土特產為食材,烹飪北峰美食,評出“北峰新八大碗”名菜;熱情夏日,前洋村首屆閩菜美食節暨葡萄采摘節開鑼,500余名游客慕名上山,采摘葡萄、品嘗特色閩菜,購買土特產,感受“舌尖上的北峰”…… “過去,前洋吃的方面很薄弱,農家樂菜品單一,只有柴火雞、柴火鴨等。我們探索‘黨建+鄉賢+產業’模式,邀請閩菜大師專門為鄉廚傳授技藝,開展了兩期培訓班,希望讓更多村民吃上‘手藝飯’,鄉村旅游品質更上一層樓。”前洋村黨委書記林國先介紹。 如今,北峰三個鄉鎮圍繞農文旅聯動發展,已經形成吃住行游娛購的完整旅游配套,山區精品民宿餐飲群增至100多家。 以黨建共建為紐帶的“閩山閩水物華新 我在北峰有福田”認種認養活動獲評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388畝撂荒地有了“認養人”,在片片新綠中耕耘希望。北峰農夫市集、鄉村振興綜合體、村播基地、鄉村會客廳……越來越多的政府服務機構將“前站”設在北峰,國有企業發揮資金優勢,深度參與鄉村振興,帶動當地產業發展。 “景區不收門票,家家都能從中吃上旅游飯,靠著開農家樂,不少村民的錢包鼓了。”村民呂全忠說,靠著發展鄉村旅游,村集體經濟重新發展壯大,他入股了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就等著將來分紅。 文旅聯動,“錢”景無限。2022年,北峰山區村集體經濟收入超20萬元以上村占比達81.74%,超50萬元以上村占比達58.26%。 見證者說 從退伍兵到返鄉新農人,“兵哥農家樂”老板林堅返鄉創業9年,經歷了民宿農家樂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一開始返鄉時,只是抱著模糊的希望,沒想到現實比想象更精彩、更美好。” 2014年,感覺到身邊鄉村游發展的大潮,林堅率先回鄉創業開起農家樂,通過不斷摸索,將北峰柴火雞打響了品牌。“一開始只有一兩家農家樂單打獨斗,周末游客量不多,游客吃完就下山了,待不住。” 伴隨著國家不斷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前洋村的交通、村容村貌、農業生產持續蝶變,周末游客量不斷攀升,村里的民宿餐飲從業者增加至30余名,“兵哥農家樂”也從幾張桌子凳子起步,不斷擴大經營面積。 不久前,他參加了兩期閩菜烹飪培訓,師從閩菜大師劉北,用北峰當地食材烹制傳統閩菜。“游客需求在不斷變化,我們要及時跟進,現在我不只會做柴火雞,還能置辦出一桌像模像樣的本地鄉宴。”林堅說。(朱榕) |
相關閱讀:
- [09-06] 聞“汛”而動,晉安城管四中隊全力以赴抗擊“海葵”
- [09-06] 爭分奪秒!晉安消防、民警火線救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