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創新基層治理,量化幸福感指標增進民生福祉
2023-06-22 09:00:15?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居民在鳳湖社區多功能服務中心打乒乓球。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攝 【工作機制】一刻鐘幸福圈 聚焦增進民生福祉,圍繞十大幸福元素,鼓樓區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補強什么”的思路,構建25個“一刻鐘幸福圈”,并創建黨建引領為核心、便民和智能為引擎、多元項目為支撐的“一核雙擎多元”運行機制。 【“一把手”點評】 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一刻鐘幸福圈”是今年鼓樓區創新基層治理、增進民生福祉的一個重要舉措,將原本抽象的“幸福感”量化為指標,通過“評星晉級”進一步提升了工作的可操作性。 早晨下樓參加民樂隊排練,中午到“長者食堂·學堂”用餐,下午與鄰居切磋棋藝。這是鼓樓區洪山鎮鳳湖新城二區居民林建秋的一天。這兒的居民不用擔心老人養老、孩子教育,隨處都有生活的便利和幸福。 15分鐘,是居民最能體會幸福感的時間刻度。今年以來,鼓樓區面對群眾就近享有多元生活服務的需求,探索一刻鐘健身圈、養老圈、生活圈“多圈合一”,培樹基層治理新品牌——“一刻鐘幸福圈”。 “圈”滿幸福元素 “這邊是乒乓球室,每天都有人來鍛煉;那邊有脫胎漆器展示,技藝傳承人張廷清是我們社區居民……”昨日上午,鳳湖新城二區居民謝少華向記者介紹。記者看到,總面積1056平方米的鄰里共享空間里,居民自得其樂。 從籌建到投用,謝少華對鄰里共享空間的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此前,小區缺少活動空間,便有了改造3號樓與4號樓雜亂樓架空層的方案。“一開始擔心具體用途和服務對象,沒想到效果這么好。”謝少華說。 這里是鳳湖社區“一刻鐘幸福圈”的186處服務點之一。鳳湖社區黨委書記張蕾說,“圈”里包含了醫、食、學、行、購、托、業、養、健、情等十大幸福元素。比如,醫有鼓樓區婦幼保健院、健康小屋,學有福建老年大學、融僑小學,情有社區睦鄰點、志愿服務站。 這樣的“幸福圈”,鼓樓有25個。以居民集中居住區為中心,以步行15分鐘為半徑,以全體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以滿足多元生活服務為目標,鼓樓在全區劃定“一刻鐘幸福圈”,每個圈約1.5平方公里。 “圈”起一老一少 鳳湖社區老年居民趙祝君說:“活動很豐富,我們趕上好時代了!” 每周,鳳湖新城二區都有志愿者為老年人免費理發。中午,可以在“長者食堂·學堂”用餐,或者參加感興趣的課程。如果有需要,拐個彎就到健康小屋,慢性病患者可復診開藥。 “寶媽”李詩婕說:“孩子找到了伙伴一起玩,成長更加快樂。” 結合鳳湖新城學齡前兒童多的實際情況,社區打造了少兒成長服務站,家長們不出小區門,就可以安全地帶著孩子玩。一旁的四點鐘學校,正謀劃引進專業機構,開展少兒暑期課程。 一老一少,關乎千家萬戶的福祉,是“一刻鐘幸福圈”服務的重點。作為幸福元素齊全的“十星圈”,鳳湖圈一方面按標準化建成“長者食堂·學堂”,開辟健康小屋,讓老人食有所依、老有所樂;另一方面配齊托育園、幼兒園和托輔機構,滿足居民對家門口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居民的需求清單正轉化為“一刻鐘幸福圈”的滿意清單。鼓樓對25個圈進行星級評定,實施“一刻鐘幸福圈”補強計劃,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補強什么”的思路,策劃生成382個項目,不斷滿足群眾高品質、多樣化的需求。 “圈”近民心民意 笛聲婉轉,板胡高昂,各種樂器用熱烈的合奏曲表達祝福。20日上午,鳳湖社區聯合洪山鎮紀委等單位舉辦慶祝建黨102周年主題活動,居民林建秋所在的民樂隊登臺亮相。 “得益于‘一刻鐘幸福圈’的打造,我們才有了固定的排練場所。社區有活動,我們當然愿意出力。”林建秋說。出力的還有各黨建聯盟單位,大家通過演出激發愛黨愛國之情,通過創意游戲感受廉潔文化。 “圈”近民心民意,收獲大寫的美好。“從過去的被動參與到發揮所長、主動籌劃,社區活動從單一變多元,越來越有活力。”張蕾說。 各社區黨委一手抓黨建聯盟,一手抓“兩會一員”(社會治理專家委員會、社會治理市民委員會以及法務特派員),在幸福圈營造“近鄰有愛、黨群一心”的和諧氛圍。 “社區有20名市民代表組成的社會治理市民委員會,圍繞各類民生問題議事協商,很多時候聊著聊著解決方案就出來了。”張蕾介紹,由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法務志愿者組成的法務特派員小分隊,每周一、三、五定期為居民提供便捷、專業的法務服務。(莫思予 彭輝) |
相關閱讀:
- [06-16] 鼓樓區溫泉街道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強起來
- [04-15] 鼓樓區南街街道法務特派員工作室揭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