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讓孩子“上好學”
2023-04-20 16:24:26?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林學武 我來說兩句 |
江濱中學“127高效課堂”。記者 歐陽進權 攝 魁岐小學近日被省體育局授予“閩臺棒球交流試點校”稱號,羅星中心小學的沙畫美育教學案例榮獲全國第七屆中小學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一等獎,江濱中學“127高效課堂”吸引外地學校觀摩……馬尾區全面推進教育強區建設,活力課堂在各學校遍地開花,豐富了廣大師生的學習生活。 各級比賽摘金奪銀 擊球、跑壘、守備……每天下午放學后,魁岐小學綠茵場上,少年們緊握球棒,全神貫注,準備跑壘的球員在自己的位置上敏銳地觀察著局勢。 “棒球運動讓我的精神狀態更好,學習也更有動力,成績保持在班級前五名,去年我還和隊友們一起拿到全市棒球比賽冠軍。”魁岐小學五年級學生葉子軒說。 作為馬尾首個全國軟式棒壘球實驗學校,魁岐小學配備近1000平方米的標準棒球場地,學校棒球隊現有38名隊員,還有40多人的棒球興趣班,來自臺灣地區的陳敬中擔任棒球教練。近兩年,魁岐小學棒球隊多次在國家、省、市的棒球比賽中獲得前三名。校長陳曉楓說,開展棒球運動對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提高體育新課標中提出的增強學生投、打、跑、跳能力,都起到積極作用。 不僅是棒球運動,魁岐小學積極落實“五育并舉”,現有39個社團,依托課后延時服務,開展多彩的課余活動。其中,依托快安片區高科技企業云集優勢,成立3D創意設計社團、人工智能社團等,成為省級人工智能試點學校。在前年和去年的數字中國創新大賽青少年AI機器人賽道決賽中,該校學生陳雨澤、陳泓宇分別奪得冠軍。 走進羅星中心小學,學生們在“流沙藝彩”實踐工作坊創作沙畫。在全國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該校報送的《學科融合傳承民間藝術 以美育美潤澤少年未來》榮獲全國中小學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一等獎。副校長潘鑌說,學校在第二課堂增設沙畫美育課程,讓學生以沙為墨、以指代筆,繪出美好生活,備受學生青睞。 “一校一品”精彩紛呈 魁岐小學和羅星中心小學的第二課堂,是馬尾區中小學開展特長特色課程的縮影。 “羅星中心小學的舉重、福建師大二附中和福建師大二附小的足球、江濱中學的籃球、魁岐小學的棒球、馬尾實驗小學的射擊、和平小學的摔跤等,已成為學校的‘金字招牌’。”馬尾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各學校逐步形成“一校一品”格局。目前,該區有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9所、全國幼兒足球特色校3所、全國棒壘球實驗校1所、全國校園籃球特色校1所和福州市校園足球特色校2所、福州市舉重重點項目特色校1所。今后,馬尾將繼續深化“體教結合”,推動體育教育更加契合學生興趣所向、成長所需。 除了第二課堂,馬尾各校的傳統課程教學也各具特色。幼兒園階段辦學水準高,創立于1952年的馬尾實驗幼兒園擁有福建省首批“名園長工作室”,創建了富有馬尾船政文化特色的“稚樂”課程體系;馬尾江濱幼兒園是福建省首家物聯網應用示范幼兒園;馬尾第三實驗幼兒園建成全省首座幼兒園里的天文臺和天象館,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授予“中國航天科技教育示范幼兒園”。小學階段凸顯個性,不少小學開辦了船政研學課堂。中學階段勇于改革創新,江濱中學推出“127高效課堂”;福建師大二附中高中部各科老師晚自習在教室外走廊值班,效仿醫院專家“坐診”,為學生“一對一”輔導……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馬尾區教育局負責人表示,該區在擴充教育資源、補齊短板的同時,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讓孩子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雙減”背景下,馬尾實驗小學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開設了文藝、體育、科技、語言等四大類特色課程,如小提琴、合唱班、射擊電子標靶、活力羽毛球等。副校長陳榕說,學校盡可能搭建一個好平臺,讓孩子們得到最大發展。 在省教改示范校江濱中學,記者看到,學生上課時七八人一組,先分組圍坐討論,然后全班分享,這是該校“127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辦學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初中生上課時常走神、容易打瞌睡。經過反復實踐,我們推出‘127高效課堂’。”校長潘好云說,“1”指實現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這一宗旨;“2”指轉變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7”指落實課堂的目標導入、問題自研、對學交流、小展生成、大展釋疑、學前檢測或學后反饋、總結梳理等7個環節。教改實施以來,江濱中學教學質量快速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強化教師培養管理,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加快推進教育強區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馬尾區有關負責人說。(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黃敏 何鋆棽 薛海云) |
相關閱讀:
- [04-17] 粉色浪漫!馬尾東江濱公園5000平方米月見草進入觀賞期
- [04-13] 注意繞行!12日23時起馬尾這一路段封閉施工
- [04-11] 執行力強!馬尾區新添“老賴克星”
- [04-10] 注意!馬尾造船廠公交車站有新名字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