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區南街街道深入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2023-04-10 09:05:12?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道路整潔寬闊、公園景觀賞心悅目、社區活動豐富多彩、志愿者樂于助人……時下,漫步鼓樓區南街街道,文明景象與街頭巷尾的煙火氣相伴,讓人如沐春風。 今年是爭創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的收官之年,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決勝之年。南街街道以“比學習爭示范、比作為爭先鋒、比實干爭一流”行動為抓手,以提升市容環境為重點,開展“護河愛水 清潔家園”行動、“城市建管日”活動、網格化服務等,著力加強文明創建工作,通過營造濃厚創建氛圍、深入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著力培育社會文明新風。“全街道加強領導、統籌協調、上下聯動、全民參與,確保創建工作全面達標,為創建文明典范城市、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最美窗口’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南街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抓好環境衛生 群眾“搶名額”護河愛水 撿拾垃圾、擦拭棧道扶手……每到周日,安泰河、文藻河邊都會聚集一批志愿者,為社區“顏值”提升而奔忙。 “社區的‘顏值’就是文明創建的‘門面’。這兩條內河穿過我們社區,和百姓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更需要時時保持清潔。”驛里社區宣傳干事劉靜雯說,每周,“護河愛水 清潔家園”活動在社區各大微信群一經發布,名額便被一搶而空。不僅小區居民積極響應,物業人員、附近共建單位工作人員也都爭先恐后參與。 通過常態化開展“護河愛水 清潔家園”行動及“城市建管日”活動,南街街道讓生態美景在居民身邊常駐,同時不斷推動環境治理優化和居民素質提升。 據介紹,每周日,在南街街道,區、街干部都會下沉社區,攜手共建單位和居民志愿者等,分赴安泰河、白馬河、新西河、文藻河等內河河岸開展清潔行動,重點巡查內河河岸、小區“六亂”,通過大清潔、大掃除、大宣傳提升河岸環境及生活小區“顏值”,共同打造干凈整潔、舒適宜居的人居環境。 此外,南街街道還深入踐行“1235”巡街工作機制,每周四全面巡查轄區路面、立面、水面,發現問題立即“隨手拍”記錄,盡快督促整改,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實”。 織密治理網格 百姓大小事一線化解 “小張又來走訪了,真勤快!”走在楊南新城小區,和楊橋河南社區工作人員張蕾打招呼的群眾越來越多。 “之前網格員上門,用3個月解決了困擾居民十幾年的電力問題,大家現在都知道網格員能辦實事,對我們特別熱情。”張蕾說。 長期以來,因為雜物間沒有電源,楊南新城小區居民一直“接天線”給電動車充電。從各家各戶垂下來的電線交織纏繞,仿佛一張巨大的蜘蛛網,讓人不禁為小區安全捏把汗。 去年,該小區網格員張蕾上門時,聽到了群眾們希望“清網”的迫切訴求。 民生跟著民聲走,張蕾立即向社區黨委書記陳麗匯報,請來國網電力共建網格員商議對策。7場居民懇談會后,樓棟長挨戶統計居民意向,國網電力黃頌黨員服務隊上門安裝了電源箱和智能電表,為群眾解了難題,贏得大家交口稱贊。 作為南街街道最大的社區,楊橋河南社區推行的網格治理經驗正被該街道其他社區復制推廣。據介紹,南街街道深入貫徹落實網格化服務管理“四個一”工作機制,劃清工作人員“責任田”,堅持每天巡查,做到文明創建問題第一時間發現、受理、處置、協調、報告,力求能夠現場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不能現場立即解決的問題通過“一線處置”呼叫相關部門共同解決。通過實時上報、快速處置、跟蹤反饋閉合式服務管理模式,做到“網格事網格管”,有效避免了創建工作“盲區”,讓文明創建工作問題在社區一線化解。 發揮榜樣力量 正能量走進千家萬戶 “小弟,我們煮了又香又甜的拗九粥,送出去了1000多份。你就在醫院安心養病,志愿服務有我們在呢。”今年拗九節,三坊七巷社區幾十戶商戶代表走上街頭公益送粥,并第一時間把熱鬧的現場圖發送給在醫院做心臟手術的志愿者“領頭雁”葉小弟。 2008年,葉小弟來到澳門街開雜貨店,并與周邊7名商戶組成志愿服務隊。路面清潔、秩序維護、平安宣傳、扶老助困……十幾年來,葉小弟活躍于社區志愿服務一線,并不斷壯大服務隊伍。如今,由百余名商戶組成的三坊七巷公益服務隊每個月定期舉辦公益活動,成為構建和諧社區的“活招牌”。 先進典型就是鮮活的價值觀,也是有形的正能量。在文明創建宣傳方面,南街街道組織轄區道德模范開展“模范講故事,講模范故事”主題宣講活動,用先進典型壯大道德主流;在傳統節日禮遇慰問各類道德模范,彰顯好人好報、德者受尊的鮮明導向;依托三坊七巷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每周舉辦“對話家庭教育”訪談節目,讓好家風好家訓走進千家萬戶。 為深入推進文明實踐,南街街道組織各實踐所(站)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5項內容,開展貫穿全年的文明實踐活動。同時,借鑒無疫社區志愿服務嘉許機制,建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積分兌換長效機制并推廣應用,提高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錢嘉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