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婚后分手,彩禮退不退?永泰法院:視情況返還
2023-03-21 14:32:1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艷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3月21日報道(本網記者 陳巧玲 通訊員 盧婷婷)彩禮,中國傳統婚嫁習俗之一,本是一種美好的象征,但在當代社會,卻有不少人因為彩禮引發矛盾糾紛而鬧上法庭。 近日,永泰法院審結了一起婚約財產糾紛案。一對青年男女在即將步入婚姻殿堂時,因為種種原因分手,但雙方對于彩禮返還數額寸步不讓,最終對簿公堂。 案件調查發現,陳某(男)與林某(女)經媒人介紹相識,2019年10月雙方按當地習俗舉行了訂婚儀式,陳某給女方10萬元私房錢并向女方父母支付了18.3萬彩禮。訂婚后,陳某、林某開啟同居生活長達2年,期間一直未辦理結婚登記。嗣后,因雙方性格不和、矛盾激化,兩人決定分手。陳某認為其與林某未登記結婚,彩禮應予全額返還,但討要未果遂將林某一家訴至永泰法院。 永泰法院經審理認為,婚約是男女雙方以將來結婚為目的而做的事先約定,現實生活中,婚約雖然并非結婚的必經程序,但仍然是一種重要的民間習慣并對男女雙方產生重要影響。陳某和林某雖未進行結婚登記,但事實上已經共同生活兩年,陳某要求林某一家全額返還彩禮依據不足,結合彩禮的數額、雙方已共同生活的實際、共同生活的時間、日常生活支出、過錯責任等情形,酌情判決林某一家返還陳某彩禮86400元。 法官提醒,彩禮糾紛類案件涉及的不僅僅是法律規定,更涉及男女雙方及其各自家庭的數年努力。解決彩禮糾紛,當事人除了提供盡可能詳實的證據,法院更提倡結合情理、地方習俗,尋求最佳的糾紛解決方案。 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彩禮數額日益攀升,使得彩禮習俗日漸變味,甚至演化成不正當的攀比之風。高價彩禮不僅不符合我國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也不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廣大公民應樹立正確的婚嫁觀,崇尚文明節儉的婚姻禮俗,自覺抵制高價彩禮、鋪張浪費、隨禮攀比等不正之風,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