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持續為60周歲(含)以上老年人購買意外保險
2023-03-15 09:22:20?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鄭正華 我來說兩句 |
自己不花一分錢,發生意外事故后有保險賠付,這是鼓樓區為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而實施的一項公益性民生保險項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2017年起,鼓樓區為戶籍在轄區內的60周歲(含)以上老人,每年統一購買意外傷害和第三者財產損失保險。今年,福利繼續,助力打響“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 政府買單 自動參保 “這筆意外之財,緩解了我們的經濟壓力。”上個月,5088.28元理賠款到賬,讓照顧母親生活起居的王先生松了口氣。 王先生的母親年過八旬,去年11月不慎跌下樓梯,造成多處骨折,出院至今仍臥床休養。“為了方便照顧老人,我辭職在家,也因此幾乎沒有經濟來源。”王先生說。年前,他通過“鼓樓社區幸福通”微信公眾號和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到,鼓樓為60歲以上老年人購買了意外保險,立刻與保險公司聯系。 “上了年紀的老人容易發生磕碰、摔倒這類意外傷害,除了退休金外,很多老人的經濟能力有限。所以說,鼓樓的這項舉措很有意義。”王先生說。 老人發生任何一起事故都可能讓家庭陷入困境。開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工作,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醫療等方面社會風險,推進養老服務業和現代保險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客觀需要。 2017年起,鼓樓每年集中為老人購買意外傷害和第三者財產損失保險,由區政府全額支付,老人無需支付保費。只要是60周歲及以上的鼓樓戶籍老年人,就會被自動納入投保對象。 多一點保障,少一點顧慮。鼓樓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政府購買老年人意外傷害險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老年人及其家庭抗風險能力,緩解了社會保障壓力。 量身定制 多維保障 什么樣的意外情況可以獲得理賠,理賠流程是怎樣的?這是老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之前我們為自己購買的保險產品申請賠償,遞交了各種材料,最終也沒有通過審核,很失望。”家住華大街道屏山社區的虞先生說,年邁的母親此前在家中不慎摔倒,住院近半年。社區上門慰問時,帶來了鼓樓區為老年人免費投保的消息,讓他們為之一振。 這是專為鼓樓60周歲(含)以上老年人量身定制的意外傷害保險,包含多種保障。在鼓樓區生產、生活期間(包括居家生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參加公共場所活動等時間),發生的各種意外傷害事故,都屬于保險保障范圍。 若發生意外傷害,直接向保險公司報案或者由街道、社區協助報案,審核確定損失后,即可申請保險賠償。 “報案后,理賠專員通過微信指導我們提交材料,非常細心和熱心。”虞先生告訴記者,他母親的申請很快就通過了,獲得了賠償金6000元。“政府投保的就是靠譜,我們心里很感激!” 據悉,鼓樓戶籍年滿60周歲(含)以上老年人發生意外傷害死亡、傷殘的最高賠付60000元,意外傷害住院醫療的最高賠付6000元(免賠額100元);被保險人遭受意外事故的同時,因被保險人原因造成第三者直接財產損失的,最高賠付10000元(免賠額100元)。 全程監督 高效理賠 “政府為我們老人買了意外險,這是相當好的實事,要宣傳!”只要有人問起去年受傷的事,家住洪山鎮國光社區梁厝新村的俞振樑都要點贊一番。 去年8月,俞振樑在陽臺摔倒,導致手部骨折。得知鼓樓區統一為老年人購買的意外險可以理賠時,老人已經出院一段時間了。“聽說太遲報案可能無法理賠,我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聯系了保險公司。”他說。 當被告知項目專門為老年人延長了報案時間,可以正常理賠后,俞振樑在理賠人員的指導下補齊了票據材料。發送賬號相關信息的當天晚上,就收到賠償金4457.61元,服務質量和速度都出乎他的意料。 老人防意外,政府來買單,實事要辦好。鼓樓區民政局針對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員、客服人員進行考核,每年對賠付對象或其家屬逐一電話回訪,形成監督機制,確保承保公司服務到位。目前的賠付滿意率為100%。 為讓保險最大限度地發揮保障作用,鼓樓區民政局還通過“鼓樓社區幸福通”發布消息、分發宣傳冊、舉辦社區宣傳活動等方式,持續提高該保險知曉度。投保至今已有上千名老人受益,且賠付率逐年提高。 2022年度項目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承保,截至3月7日,已賠付196件,暫未完成賠付35件,賠付總金額預計達1434193.43元。(記者 莫思予 通訊員 彭輝) |
相關閱讀:
- [03-14] 鼓樓法院與裝飾工程協會共襄訴源治理 助力裝飾裝修行業健康發展
- [03-14] 鼓樓法院:維護公平交易 守護美好生活
- [03-10] 鼓樓法院“四化”審判讓家事糾紛化解更“溫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