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市啦!來閩清坂東“十八坂”感受傳統圩市的熱鬧
2023-02-08 16:44:4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巧玲 作者:閩清坂東“十八坂”傳統趕圩開市人潮涌動 閩清縣委宣傳部供圖 東南網2月8日訊(通訊員 吳玉晶 鄭新潤 許夢婷)2月7日(農歷正月十七)是閩清坂東“十八坂”傳統趕圩開市的日子。時隔三年之久,大家對十八坂的期待值拉滿。一大早,不少附近村落的群眾都來到坂東“湊熱鬧”,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走在人流涌動的街道上,兩側五花八門的商品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一應俱全;建材類、農具類、日用品類、苗圃類,包羅萬象;新疆的馕和羊肉串、內蒙古的烤肉、長沙的臭豆腐、西安的肉夾饃,應有盡有。前來趕圩的人大都沒有空手而歸的,總能從琳瑯滿目的商品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各地小吃五花八門 閩清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名坂東當地的群眾表示,有經驗的趕圩人,第一天都是先逛逛看看,買點中意的小吃,感受下氛圍,等一圈逛下來,心里有了對比,買東西就有數了。 而一些熱衷于購買花卉苗木的群眾則表示,買好苗要趁早,不然壯苗都被別人挑走了。一名來自白中的群眾則向我們展示了他新買的茶花、大麗花等花卉。 還沒有開學的孩子則喜歡三五成群地湊在一起,打卡測評各色美食小吃。鱗次櫛比的商鋪門口,不少商販還提著自己的商品,沿街大聲吆喝,兜售商品。 舊時,人們趕圩,主要是去圩市上添置一兩件家用農具,或者交換一些生活物資。隨著經濟的發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今的“十八坂”,雖然圩集依舊,但農產品的分量卻越來越少,反倒是五花八門的商品越來越多。 特色傳統農具 閩清縣委宣傳部供圖 現在的農村人趕圩,大多是圖熱鬧。形形色色的商品,讓長久生活在農村的他們大開了眼界,還可以品嘗全國各地的美食,買一些有趣的小物件,也是一大樂事;城里人則帶著獵奇的心理,到圩市上探尋一些,平日里在城市中很少看到的鋤、耙、鎬等農具和手工編制品,感受一下趕大集的熱鬧氛圍。 如今的坂東“十八坂”已成為集商貿、文化、旅游、經濟全面開花的一個綜合性商貿旅游節,是坂東的一張“優質名片”。 “十八坂”上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美食也是“十八坂”的重要組成成分,有長沙的臭豆腐、蒙古的烤肉、新疆的羊肉串、山西的刀削面,以及來自印度的飛餅等等。2月14日前,游客可前往乃裳街美食節咨詢服務處,按要求領取美食券。 作為集市商貿活動,同各地的趕集一樣,這里商品種類齊全,還有一些傳統的手工藝品,更是難得一見的。比如一些長期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只在課本、影視作品上,看到的鋤、耙、手工板凳、手工竹制品等傳統用具。人們還可以在現場學習辨別品類繁多的花卉苗木。 坂東“十八坂”商貿文化旅游節啟動儀式 閩清縣委宣傳部供圖 2月7日上午,閩清還舉行了以“商旅齊鳴福聚閩清”為主題的坂東“十八坂”商貿文化旅游節啟動儀式。 據了解,閩清“十八坂”傳統圩日,最早可追溯至清朝,由群眾自發交易農產品、農具等,形成了不固定的集市,吸引了周邊的永泰、尤溪、南平和古田等地群眾前來參加,繼而發展成為福州地區最負盛名的傳統民間集貿“圩市”,固定為每年正月十八日前后在坂東鎮舉行,故名“十八坂”,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