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執法人員和外賣店家一起察看食安封簽。記者 李白蕾 攝
隨著春節長假結束,外賣送餐業務量逐漸增加。餐桌安全的“最后一公里”怎么保障?人大代表關于全面推廣食安封簽的建議落實得如何?3日上午,市生態環保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開展點題整治食安封簽使用檢查活動。記者了解到,目前食安封簽推廣成效顯著,未來福州外賣送餐不用封簽可能受罰。
人大代表:
建議被采納且推廣,很欣慰
市生態環保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鄭書鴻、成員陳能華參加檢查。鄭書鴻代表告訴記者,去年他提出了《關于加強對外賣送餐人員行為規范管理的建議》,市市場監管局通過網絡向社會公開征求規范食安封簽使用的通知,食安封簽于去年下半年在福州推廣。
“提交這份建議的起因是我看到電梯里拍到的一段視頻——一名外賣送餐員竟然在外賣里小便!隨后我走訪了多個外賣餐館,店主不約而同表達對外賣食品貼封條密封做法要進行推廣的期盼,于是有了這份建議。”鄭書鴻說。
鄭書鴻表示,作為代表,所提建議被采納且惠及百姓,他特別欣慰。
外賣店家:
封簽是保護和宣傳,值得做
檢查組先后來到王小味奧體店、秘覺洪灣店、重慶雞公煲萬州烤魚金榕南路店。前兩家都是無堂食純外賣的連鎖店,使用的都是帶有店里LOGO的個性化食安封簽,第三家使用的是美團外賣平臺提供的食安封簽。3名店主都表示,使用封簽是自我保護和宣傳,值得投入。
王小味總部營運負責人鄭錦告訴記者,市區有分店23家,平均每天用掉食安封簽5000張左右。記者在店里看到,臨近午飯時分,外賣訂單陸續進來,店員們忙碌地裝餐,然后認真地貼上封簽。“封簽上有我們店的LOGO和加盟電話,還寫有‘收餐時請確認封條是否完整’的字樣。雖然每份外賣增加了幾毛錢成本,但從提升企業形象、保障食客安全來說,企業的投入很值。”
秘覺的個性化封簽也寫有“請確保封簽完好再簽收”等字樣。正在貼封簽的店員告訴記者,現在貼封簽已輕車熟路,絕不留下收餐前拆封的余地。
重慶雞公煲萬州烤魚金榕南路店使用美團封簽將袋口與外賣單據緊緊粘在一起,也很安全。店長柯永生說:“使用封簽以來,外賣里有異物、異味的投訴一件都沒了。”
執法部門:
感謝代表監督推動,須落實
市市場監管局網絡交易監管處處長陳嫣告訴記者,去年市市場監管局與美團、餓了么兩家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簽訂網絡市場規范發展社會共治備忘錄,并舉行“食安封簽”免費發放儀式。自7月1日起,福州餐飲外賣全面規范使用“食安封簽”,這個做法是全省首創。據統計,去年兩個平臺共免費發放食安封簽180萬條。
“我們還起草了《福州市網絡餐飲管理辦法》,要求商戶必須使用食安封簽,否則將受罰。目前規章正在研究制定,有望成為全國第一部對外賣食安封簽進行強制性規定的政府規章。”陳嫣說。
執法人員還告訴記者,通過檢查發現,現在連鎖店基本使用食安封簽,小型商戶使用率也在明顯提高,正實現從“要我封”到“我要封”的轉變。“感謝人大代表的監督和推動,我們會繼續加強食安封簽的檢查和推廣,讓市民吃外賣更安心,讓店家做外賣更省心。”(記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