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積極促進糧食生產 水稻豐收季顆粒歸糧倉
2022-10-31 07:42:30?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金秋時節,和風拂過希望的田野,一片豐收的景象。在羅源縣,滿載金色稻粒的運輸車往返于田間和倉庫,奏出一首首田間豐收贊歌。 昔日撂荒地變良田 日前,在羅源縣霍口畬族鄉東宅村,一眼望去,稻浪滾滾。兩臺收割機來回穿梭,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從目前已經收割的地塊來看,畝產可以達到近500公斤。”正在田間忙碌的東宅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維鍇說。原本這一片是拋荒地,地里長滿了雜草和灌木。今年開春后,東宅村和南乾村響應政府治理耕地拋荒的號召,組織人員開發整理荒地。“兩個村一共有約600多畝拋荒撂荒地,我們先把荒地開出來進行試種,如果成功的話,可以調動周邊5個村村民的種糧積極性。”黃維鍇說。 穗穗黃澄澄,株株沉甸甸。“稻谷籽實,不愁銷路。”黃維鍇說,稻谷還未入倉,就有商家上門收購,村民們種植水稻更有積極性了。 機械化耕作促豐收 在羅源縣飛竹鎮倉前村,伴隨著轟隆隆的機器聲,收割機將一株株搗碎收入囊中。切碎的秸稈從機尾排出,陣陣稻草香也在空氣中彌漫開來。不一會兒,裝滿稻谷的收割機駛到了田埂邊,村民將稻谷卸下。 “今年我在飛竹鎮11個村共承包了2000多畝稻田,進行水稻試種,用機械化實現了大面積種植,可以收獲10萬公斤稻谷。”葉玉冰說。 飛竹鎮黨委宣傳委員、統戰委員雷麗斌介紹,今年羅源飛竹鎮引入了葉玉冰農場種植了水稻2033畝,聚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水稻805畝;引入種糧大戶后采用了機插、飛播等機械化的耕作方式進行種植,同時還引入省級科技特派員掛點葉玉冰農場,引進南平市吳上有農機合作社,提供科學高效的管理方法,全鎮種植了5000多畝水稻,最高畝產有500多公斤。“下一步,我們將加快推進育秧大棚等配套設施建設,為明年的春耕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大大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糧食烘干場助倉儲 羅源縣中房鎮乾溪農業合作社的糧食烘干場內,工作人員正將收獲的稻谷投放到谷物干燥機中,干燥機開足馬力,很快,被烘干的稻谷從機器的出谷區出來了。 “今年稻谷種了這么多,幸好政府部門幫助建設了糧食烘干場,要不晾曬儲藏都是問題。”羅源縣中房鎮乾溪農業合作社負責人說。 羅源之前沒有糧食烘干設施,種糧大戶們擔心因晾曬條件不佳導致糧食霉變,影響糧食的收成。羅源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在下鄉調研時,得知此事,立即與先農技站積極協調鄉鎮,聯系供銷社、林業、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幫助解決種糧大戶建設糧食烘干場中遇到的問題。經過多方協調,在飛竹鎮葉玉冰農場、中房鎮乾溪農業合作社都已經完成了糧食烘干場建設。 今年以來,羅源縣在全面落實“省九條”“市八條”獎補措施基礎上,羅源縣制定并印發了《〈2022年度羅源縣促進糧食生產七條措施〉實施細則》,鼓勵利用拋荒撂荒地進行糧食生產,縣供銷聯社做好“三農”服務,成立機耕、無人機等服務隊,加大對糧食烘干、加工開展社會化服務,2022年共治理拋荒撂荒面積2017.2畝,為豐產豐收打了下堅實的基礎。(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劉其燚)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