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送貨無人機。 食:這可不是簡單的“吃吃吃” “快來看看你幾歲!”在京東展位,不少觀眾爭相湊到攝像頭前,請D—mart來評評自己的年齡。事實上,D-mart不只是顏值評判神器,還能通過人像識別技術,調取用戶過往在京東的線上消費記錄,定制個人購物指南。“通過京東商城海量數據,結合監測數據生成的門店用戶群體畫像,我們可以分析該地區用戶的購物習慣和興趣喜好,為店內智能選品并進行備貨推薦,調整商品布局及庫存。”展位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技術可運用于便利店、庫房進出庫管理等。 數字技術不僅方便了消費,還被運用在食物源頭,比如為農民提供專業種植指導。“我們的理念是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神州農業展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防治病蟲害為例,農夫只需拍攝幾張葉子不同角度的照片上傳到智慧農業綜合服務云平臺,大數據的智慧即可出具“診斷書”,并開出“藥方”。不僅如此,大數據還可以依據氣象環境告訴你,什么時候播種,施多少肥,甚至翻土要多深,“原來農業是靠天吃飯,現在是靠大數據分析和預測,可以‘知’天吃飯了。” 住:“數字”飛入尋常百姓家 你是否常常有這種煩惱?出門在外時,時刻牽掛年邁的父母;家中無人時,擔心貴重財物被洗劫一空;離家后,忽然想起自己忘記關燈……當“數字化”進入你的生活,這些煩惱將迎刃而解。 “機器人Moro采用自主研發的關節電機,手臂可以升降,運動范圍大……”在5號館,一臺身高約1.2米的機器人十分吸引眼球。它的個頭不大,卻是養老院的好幫手,兩只準工業手臂可以輕松抓取各種小型物體,助護工一臂之力。“目前護工的日常工作包括送藥、端水、鋪被,這些繁瑣工作完全可以由機器人取代,讓護工可以多陪伴老人聊天,在老人悲傷的時候給他們安慰,從而更體現人的價值。”北京一維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唐博維介紹。 在6號館內,不少展位都遍布著大大小小的“眼睛”,他們將和電視盒子、路由器、傳感器等相結合,代替你的眼睛實現看家的功能。記者在中國電科展位上看到,通過手機云平臺,你可以在任意地方,操作家中的攝像頭、開關、門鎖等,實現遠程看家。此外,記者發現,一個看似普通的貓眼也暗藏乾坤,一個銀行卡大小的設備,具有人臉識別和紅外補光功能,就算在深夜,你也能看清門外人的相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