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在地鐵2號線厚庭站拆卸軌道。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文 葉義斌/攝
在最深達33米的水底前行,頭頂是透水性極強的砂層,還會遇上復雜的地層……在福州地鐵2號線厚庭至桔園洲站區間,300多名一線管理及施工人員用478天的精細化作業,完成了2號線的最難“長跑”。隨著該區間烏龍江之旅告捷,設備拆解、聯絡通道施工緊隨其后,為后續鋪軌施工創造條件。
最長穿江旅程“險象環生”
“厚(庭)桔(桔園洲)區間在整條2號線占了2個‘最’。”福州地鐵集團安全質量監察部盾構主管工程師鄧小杰告訴記者,區間單向長2668米,過江段長約1500米,都屬全線最長,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
長跑本就考驗耐力,更何況是以江底為“跑道”,困難接踵而至。不僅有“不安分”的淤泥質土、砂層、粗中砂,透水性強,甚至還有此前1號線未曾碰到的卵石層、中間風井高強度地連墻,“跑道”情況異常復雜,對施工提出極大考驗,稍有不慎,穿越之旅就難以完成。
不僅“跑道”多樣,在盾構“奔跑”掘進時,刀具也難免出現磨損,必須在江底高壓力的環境下開展帶壓換刀作業。“就像是不帶任何裝備,潛入33米深的水底狹小空間里作業,可以說風險及難度極大?!编囆〗苷f,加上過江距離長,必須按要求建設5處聯絡通道,這在2號線所有區間中,也是數量最多的,有3處在江底施工,困難重重。
集結“精兵強將”全力攻堅
江底每一厘米的安全掘進,都離不開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
從2016年8月8日厚桔區間左線盾構正式向江底進發開始,鄧小杰和同事們就把這里當成了長期“據點”,用他們的話說:“只有到盾構接收那一刻,心才算真正放下?!?/p>
“要想安全通過江底‘跑道’,設備可是關鍵?!编囆〗苷f,厚桔區間量身定做了一臺泥水平衡盾構機,這在福州地鐵還是首次使用。它利用空氣和泥水可以精準控制壓力,能在掘進時最大程度防止噴涌現象。
面對密密麻麻堆砌的長約800米、最大直徑近30厘米的卵石層“攔路虎”,長距離穿越易引起設備磨損、管道磨損、刀具磨損。經多次優化方案,除了在盾構機排泥口設置過濾格柵,為了不讓排出物堵塞泥水管,一臺破碎機也前來應戰,把一個個卵石擊碎,再通過格柵“漏斗”用泥水管一并帶出,有效防止卡頓,保證掘進速度和掘進質量。
攻克卵石層的難題,又遇上了穿越中間風井的難題,需提前帶壓換刀。鄧小杰說,換刀作業在盾構機前1米多寬的空間內進行,專業作業隊伍加上隨時候命的應急發電機、高壓氧倉等應急設備,最終順利拿下這一關鍵節點。
2016年8月8日左線始發,今年10月19日貫通;2016年9月25日右線始發,今年11月28日貫通。歷時478天,終于把這個“硬骨頭”啃下了。
為鋪軌作業創造條件
7日下午的桔園洲站接收端頭井下,多名施工人員正圍著一個橙黃色的龐然大物忙碌著。“這是用來接收盾構的鋼套筒,它里面就是完成穿江任務的盾構機,正等著拆解?!敝薪欢骄指V莸罔F2號線項目部厚桔盾構區間安全總監曹海波告訴記者。
曹海波說,目前左線盾構機及鋼套筒都已拆解完畢,右線鋼套筒及盾構的拆除也將在本月內完成,隧道內鋼軌、相關管道線路的拆除、清理也會齊頭并進。隨著泥水處理站等陸續拆除,施工圍擋也會相應縮小,周邊居民的出行將更加便利。
曹海波說,他們還有一個難題正待攻克,那就是5座聯絡通道的施工,其中3座都在烏龍江底。所謂“聯絡通道”,就是設置在兩條隧道間的一條通道,若一條隧道出現問題,乘客可通過通道轉移至另一條隧道,安全系數大大增加,也是“逃生通道”。
為保證安全,除了有經驗的隊伍“打底”,施工會采用國內較為成熟的冷凍法加固、礦山法施工,對現場實時監控,科學管理、安全快速施工,為后續鋪軌施工爭取時間。
記者了解到,地鐵2號線今年將實現12個車站主體封頂,9個區間洞通。截至目前,10個車站主體已封頂,其余2個車站在年底前封頂;盾構區間已完成9個雙線洞通、1個單線洞通,其中難度較大的過兩江區間(金祥區間、厚桔區間)均已雙線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