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公園內用了5000多噸“太湖石”,但只選取了3塊樣品,進行鑒定 記者也在南公園內選取了3塊石頭,專家鑒定均不是石灰巖 東南網9月2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石磊磊/文 包華/圖) 關注理由 福州南公園開園后,不少市民發現園內太湖石顏色不一,懷疑存在造假。9月9日,園內3塊巖石樣品被送到國土資源部福州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進行巖礦鑒定。昨日,臺江區園林局公布了檢測報告,稱“3塊樣品均為石灰巖類,與太湖石主要成分一致”。此前,施工方福建省浩發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表示,采購太湖石的報價為480萬元;但昨日,該公司卻給出了不同報價,稱“太湖石分成好、差兩類,總費用降到232萬元”。 臺江區園林局局長王長春表示,南公園的太湖石要求是石灰巖,如果是假的,作為業主單位,他們不會付一分錢。 檢測報告出爐 5000噸僅取3個樣品 臺江區園林局昨日宣布,他們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現場隨機選取3個樣品,送至國土資源部福州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福建省地質測試研究中心),進行巖礦鑒定。檢測報告表明,3個樣品均為石灰巖類,與太湖石主要成分一致。 對于檢測結果,監理單位福州廣榮建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表示認同。此外,施工方還提供了一份產地行業協會證明,“證明南公園假山所用石材為太湖石,符合設計要求”。 不過,這一檢測報告并不能讓市民信服。昨日,有市民指出,南公園有5000多噸太湖石,僅選取3個樣品送檢,并不能證明園內太湖石沒有造假。 還有市民表示,按照常理,寶石鑒定書中,需附上樣品的照片。但臺江區園林局工作人員發給記者的郵件中,沒有出具檢測報告,并表示檢測部門只有報告,沒有樣品照片。具體取樣細節,也沒有公布。 海都記者也從南公園現場提取了3塊巖石,經園林專家、地質專業人員確認,記者提取的3塊均不是石灰巖。 業主單位:園中“太湖石”非精品石 昨日,記者回訪南公園,發現公園假山所用的石頭里,依舊存在大量發紅、發黃的石頭,與太湖石的青灰色有差距。 對于南公園太湖石的定義,臺江區園林局方面提供了設計方的要求,“因太湖石等級價位顏色不同,形態上千差萬別,園內普遍使用的太湖石非兼備收藏價值的精品觀賞供石。” 臺江區園林局還解釋說,“設計圖紙及清單對假山堆石的品種和做法進行了描述,根據做法用途不同分為兩個價位,單價均經財政審核,為固定單價合同,由施工單位自行采購,工程量按實結算。” |
相關閱讀:
- [ 09-02]福州南公園太湖石有假?臺江區園林局已取樣鑒定
- [ 12-30]榕南公園5000噸太湖石造景 將恢復成明清園林風格
- [ 07-16]西湖公園覓得假山石 竟是朱紫坊失蹤的太湖石
- [ 08-20]福州南公園歷時一年多改造 再現王府花園風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