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25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錕 實習生 陳穎) 關注理由 家住福州晉安的陳依姆(化名)是個老股民。今年2月份,她接到一個騙子的電話后,被忽悠交了2.8萬元,進入一個股票論壇。隨后依姆被騙子以“股票行情不好,炒大宗商品賺錢”為由忽悠炒“大宗商品”,接連虧了40多萬。陳依姆此時才發現,這些盤都是莊家自己控制的自營盤,可她畢生積蓄近50萬已經打了水漂。 一騙 為進論壇交2.8萬 今年2月份,陳依姆接到一個自稱是“電視證券咨詢頻道”業務員楊某的電話,詢問她炒股情況如何。陳依姆經常關注這個頻道。楊某告訴陳依姆,自己公司有182位老師,可以傳授炒股經驗。 3月初,楊某再聯系陳依姆,說自己調任山東濟南分公司,并給了陳依姆一個網站。過了幾天,又有一個自稱是楊某同事的男子王某,推薦陳依姆加入自己的YY語音課堂,學習炒股。 “聽了幾次后,我發現他們說得確實不錯。”陳依姆說,王某對她說,要交12.8萬服務費后才能繼續聽。陳依姆表示沒這么多錢,雙方討價還價后,陳依姆交了2.8萬元作為定金,先聽三個月的課。 二騙 轉錢后一晚虧28萬 交完錢后,陳依姆發現“股票課堂”的內容成了“大宗商品交易”。 之后,這個“股票課堂”進不去了,王某稱,“公司轉型改做大宗商品交易。”陳依姆表示,自己交錢是學炒股,如果不講股票,要退2.8萬元學費,但對方不肯。隨后,該公司領導李總聯系了陳依姆,告訴她錢是肯定不會退的,但可以通過別的渠道幫忙賺回來。隨后李總又告訴陳依姆,股市不好做,還是“大宗商品”交易回報率高。 在李總的慫恿下,陳依姆在股市中“割肉”套現50萬,分三次把錢全部存入了李總提供的“中璽鴻泰”的平臺中。4月28日,李總把錢投入大宗商品交易中,陳依姆發現有些不對。“趨勢線明顯向上,分明應該是做多,可他卻是反向操作。”陳依姆說,當天晚上就虧損了28萬,她質疑為何“反向操作”,李總只是說這是“單邊行情”,其他并未解釋。 三騙 騙子使出同樣手法 今年5月3日,李總再次聯系陳依姆,告訴她原先的平臺違規操作,需要把資金轉移到另一個叫“博寶大宗商品交易系統”的平臺內。陳依姆為了挽回損失,再次把剩余的226800元資金,轉到了新的平臺。5月3日至4日期間,李總再次把所有資金都買入,再次反向操作,導致爆倉,虧損119000元,5月5日,又如法炮制,又虧了幾萬。至此,陳依姆50萬資金只剩下5萬余元。 “李總聯系不上,我想把平臺里的錢轉移出來也沒辦法,甚至連密碼都沒有辦法修改。”陳依姆此時才發現“這就是莊家自己控制的自營盤”。 陳依姆女兒張女士在“中璽鴻泰”、“博寶”平臺所屬的鄭州市、深圳市金融辦查詢,均無上述兩平臺。目前這兩個平臺均已經無法登錄。張女士說,母親退休了,是國企會計,跟錢打了一輩子交道,沒想到最后還是被騙走畢生積蓄。 目前張女士已經報警,同時她也希望有類似受騙經歷的人可以聯系她(QQ號3430737994),一起維權。 |
相關閱讀:
- [ 08-15]負利率吹出大宗商品市場泡沫
- [ 08-09]中信財富指數發表8月資產配置方案 建議小幅上調大宗商品類資產
- [ 07-15]中信財富指數發布7月資產配置方案 大宗商品類值得關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