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8月24日訊(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李維鐸)福州男生小程14歲,父母個頭都不矮,他卻只有1.5米。近日,福建省立醫院兒科生長發育專科醫生林新富為他檢查,發現他患了矮小癥,已經延誤了最佳治療期,這時即便馬上治療,效果也不理想了。 據了解,小程平時睡眠、三餐都正常,也愛鍛煉,但是身高總比同齡人矮很多。同學去打球,也不會叫他,他逐漸變得敏感自卑。 兩年前,小程就讓家長帶他去檢查,可家長工作忙,也沒意識到這是病,以為“男孩晚長”。暑假即將結束,日前小程拉媽媽帶他上醫院,方才確診自己得了矮小癥。然而,由于他的骨骺已接近閉合,即便現在治療,以后身高能達到1.6米的可能性也很小了。 “家長請假一天事小,身高可關系孩子一輩子。”林新富醫生介紹,我國矮小癥的發病率為3%,不容小覷。人的身高受先天遺傳因素影響約七成,后天的影響還有三成,主要是營養和內分泌。內分泌疾病如生長激素缺乏癥、性早熟、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等,都可能影響兒童身高。 國際上將低于同地區、同年齡、同性別人群平均身高標準差及以上的情況,稱為矮小癥。目前國內真正接受治療的矮小癥患者人數還不足矮小癥發病總人數的1‰,許多患者發現患病太晚,耽誤了治療。 林醫生說,生長速度低于同齡人的兒童,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5歲以上的孩子每年長高少于5厘米,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每年長高少于6到7厘米,則需要檢查。 有些孩子現在與同齡人的身高差距不明顯,但是生長速度慢,這意味著他們跟同齡人的身高差距也將越來越大,這樣的孩子也需要檢查。但是,從門診情況來看,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家長在帶孩子就診時說不出孩子去年的身高是多少、最近半年長了多少。 林醫生提醒廣大家長,最好對孩子身高進行定期監測,并與同齡孩子相比較、與孩子前一年的身高比較,以準確了解孩子的生長速度。 如果孩子的生長速度正常、骨齡與年齡相符,這些身材矮小的孩子可以繼續觀察,并不急于治療。如果孩子個頭矮,只是因為遺傳問題,而非患有內分泌疾病、心臟病或慢性肝腎病等,則只要加強彈跳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飲食。 又訊 本周日上午9時,福建省立醫院門診一樓健康教育促進室將舉辦一場以“兒童身材矮小的鑒別及診治”為主題的免費公益講座,有需要的市民可前往參加。 |
相關閱讀:
- [ 01-20]12歲女孩濫用化妝品患上“矮小癥”
- [ 08-26]連城全力救治患矮小癥女孩
- [ 08-19]女孩患矮小癥身高不足130厘米 政府“埋單”救治
- [ 08-06]16歲男生身高僅1.55米 醫生:當心孩子得矮小癥
- [ 07-06]廈門兒童矮小癥發病率3.3% 患兒治療率還不到1%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