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村的小碼頭靜謐而安詳。 福州日報8月16日訊(記者 錢嘉宜 文/攝 通訊員 洪映劉其燚)從羅源縣城驅車1個多小時,沿著山路行至最北邊,咸咸的海風便撲面而來。這里就是有著“山溝溝的海邊邊”之稱的羅源縣鑒江鎮。如今,憑借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這里正全面開發旅游業。 雖是炎炎暑日,記者看到,依然有不少游客慕名前來游玩。“如今,自駕來的游客逐漸多起來了,特別是周末和節假日。”84歲的當地向導林長春老人笑呵呵地告訴記者。 井水村位于鑒江鎮東部,與寧德的東沖半島隔海相望,毗鄰三都澳,是一個純漁業村,2011年被授予省級生態村稱號。“以井水村的條件想要在工業上有所作為不大可能,現代農業又缺乏規模化,且投入大。”鑒江鎮黨委副書記姚仕旺介紹,但這里奇石巖礁遍布山巒,奇洞怪穴星羅棋布,有天景、巖景、海景等30多處,極具旅游開發潛力。 鑒江鎮西南部,另一個省級生態村——東灣村則在保護古村落的同時,發展起了生態農業。“村內有全縣最大的有機蔬菜基地和青草兔散養基地,以及可種植草莓或油菜花等經濟作物的田地。”姚仕旺說,鎮里打算在這里扶持群眾創辦2家家庭農場和2家農家樂,打造生態休閑農業旅游品牌。 鑒江出名的不是莊稼“田”,而是“鹽田”,這里曾是聞名遐邇的福建十大鹽場之一。“早在宋代元豐年間,鑒江的先民們就以制鹽養家。至乾隆三十一年,鑒江煎鹽的寮灶達120多處,年產鹽240多噸。”說起這些,林長春非常自豪。 其中,當地傳統的“鹽田灌海水”曬鹽法以及古老的“淋鹵”制鹽法久負盛名。“在鎮政府的規劃中,當年海水曬鹽的景象也有望重現。”林長春說。 “憑借地處海邊、遠離污染的優勢,我們還引進了一座大型工廠化養殖廠,今后將大膽融入旅游元素。目前已簽訂租地合同,下半年動工。”鑒江鎮鎮長辛捷說,該項目建成后,將開辟眾多旅游功能區,如各種養殖科普基地,以海洋展示的形式面向游客,讓游客通過親身體驗,感受鑒江悠久的文化。 |
相關閱讀:
- [ 08-11]羅源鑒江古鎮將重現曬鹽古景觀 開辟旅游功能區
- [ 08-11]郵儲銀行連江、羅源縣支行聯合開展“兩學一做”主題黨日活動
- [ 08-11]羅源鑒江古鎮將重現曬鹽古景觀 村民組隊護城墻
- [ 08-11]尤猛軍赴羅源連江調研
- [ 08-10]畬風海韻 羅源畬山水:畬山、畬水、畬寨
- [ 08-10]海洋之旅:福州羅源灣海洋世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