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8月7日訊(記者 劉珺)接到“涉嫌發送垃圾短信,電話號碼將被凍結”的電話,福州羅女士開始沒在意。但隨后,她在“海口民警”的指示下,看到“公安部內部網站”上掛著懸賞10萬元捉拿自己的“通緝令”。她表示要去海口報案,躲過騙局。昨日,記者登錄所謂的公安部內部網站,發現與公安部官網一模一樣,只是右側專題專欄多了一個“公安部通緝令”窗口,極易使人上當。 “公安部網站” 發布她的“通緝令” 前日下午,家住西二環路附近的羅女士接到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員,稱羅女士在海口通信營業廳實名登記的手機號碼涉嫌發送垃圾、詐騙短信被多人舉報,通信部門將凍結她名下所有的通信號碼。羅女士表示自己長期在福州生活,沒去過海口,身份信息可能被盜用,對方表示這已涉及刑事案件,將電話轉接給“海口警方”。 隨后,一名自稱名叫陳強、警員編號600518的男子接聽電話。男子稱,去年5月29日,海口警方偵辦一起網絡特大詐騙案時,在主犯鄭某家中發現大量涉案銀行卡,鄭某用羅女士身份證開卡的賬戶轉賬198萬元。羅女士表示對此不知情。男子稱,讓她配合警方工作接受調查,不要掛斷電話,不要將案情透露給其他人。 羅女士對此半信半疑。見她有所遲疑,“陳強”讓她登錄“107.160.162.77”網站。羅女士登錄后,看到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頁面。隨后,她按對方指示,點擊右側專題專欄下方的“公安部通緝令”,輸入所謂“案件編號”以及自己的身份證號碼,頁面上出現了一張公安部通緝令,里面的身份信息與她的信息一致,照片也是她二代身份證上的照片,上面寫的“簡要案情”與“陳強”所說的一致,并且“警方”懸賞10萬元對涉案人員進行抓捕。看到自己的“通緝令”,羅女士懵了。 |
相關閱讀:
- [ 08-06]警方辟謠“公交車上出現新騙局”不屬實 請勿相信
- [ 07-15]高校招錄進行中 五大招生騙局你可看得清?
- [ 07-14]警方提醒:淘寶刷單是騙局 暑假兼職防上當
- [ 07-14]微信朋友圈“免費送球拍”信息不可信
- [ 07-06]市民遭遇“醫保賬戶異常”騙局 近10萬現金一眨眼沒了
- [ 06-29]教育部:高考招生常見7大騙局 家有考生必讀
- [ 06-20]反對聲強烈 特朗普稱不要共和黨支持也能贏大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