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8月3日訊(記者 柯競)市政府日前發布關于加快海絲門戶樞紐機場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持續推動我市民航業發展,實現2020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等戰略目標。 2020年海絲門戶樞紐機場 初步建成 《意見》提出,要利用福州市區位優勢、政策優勢、人文優勢和產業優勢,用足用好“四區疊加、一區毗鄰”獨特政策,不斷深化民航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互融合,加快海絲門戶樞紐機場建設。 到2020年,海絲門戶樞紐機場初步建成,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年出入境旅客突破300萬人次,國際(地區)中轉比例達20%以上,長樂國際機場作為往來臺灣地區、東南亞、東北亞門戶樞紐,以及東南亞往來東北亞橋梁樞紐的框架初步形成;民航與經濟社會發展初步融合,福州臨空經濟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航空城建設初具規模。 福州周邊200公里內 都有機場快線 《意見》提出了五大任務。 做大民航總量,打造福州中轉。發揮福州航空作為本土基地航空的獨特作用,著力加強民航與福州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發展廈門航空作為主基地航空的規模優勢,著力推動“福州中轉”,借助東航、海航、深航等國內大型航空公司的航線網絡等優勢,不斷做大福州民航市場,共同培育新的基地航空公司。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加大對福州的運力投放。 做活交通網絡,建設航空客運綜合樞紐。著力將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打造成功能完善、換乘高效、出行便捷的航空客運綜合樞紐國家示范工程。努力做到機場、高鐵、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路客運等主要站場同臺布置,努力實現“零距離換乘、無縫隙銜接”。全面推進地鐵6號線建設,爭取2019年通車,實現市區與機場快速軌道交通連接;進一步縮短福莆寧(平)大都市區至機場的時空距離;加強市區與長樂國際機場高速公路互聯互通,提高機場輻射能力;加大對機場快線投入,基本實現以福州為中心200公里范圍內專線全覆蓋;加快推進城市候機樓建設,完善場區擺渡系統。 做強臨空產業,促進產業融合。加強航空與旅游、會展、物流等產業融合,以將福州打造為全國重要旅游目的地、“海絲”沿線重要旅游集散地和海峽會展之都為目標,重點完善航空服務與旅游服務、商務會展服務、物流服務的合作機制,提高資源整合增值能力。 做優生活配套,推動產城融合。加快建設航空濱海新城核心區,進一步發展政務會展、商務辦公、文化娛樂、電子信息等產業,全面提高航空港輻射帶動效應,積極融入福州新區發展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具有特色的航空城。 做好基礎保障,提升機場綜合服務水平。按照科學調度、保障有力的要求,努力提高航班正常率。運用信息技術和智能設施,不斷改進機場服務設施,優化機場服務產品,打造人文機場,提高旅客出行體驗和值機效率。實施機場大通關戰略,加快機場口岸通關平臺設施建設;改善通關效率,不斷改進通關便利化。 爭取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意見》提出,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海絲門戶樞紐機場建設相關事宜。加快載體建設,積極推動福州臨空經濟區申請設立省級開發區,積極整合申報設立福州空港綜合保稅區。爭取政策支持,積極開展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民航合作,爭取獲得更多海絲沿線國家航權、時刻資源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協助航空公司申請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作為相關國際航線的通程點。 全力推動機場第二輪擴能和機場二期工程建設,提升機場基礎保障能力。加大福州機場建設資金保障力度,積極協調相關項目獲得國家民航發展基金、國家專項建設基金、中央和省級預算內投資資金等各方面資金支持。繼續設立民航專項扶持資金,“十三五”期間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市級財政預算每年安排2億元左右的資金用于支持基地航空公司發展、國際(地區)航線開辟、增量補貼、航空貨運發展等。 |
相關閱讀:
- [ 08-03]地鐵6號線力爭2019年通車 實現市區與機場快速連接
- [ 08-03]福州機場到2020年吞吐量將突破2000萬人次
- [ 08-02]朱丹機場街拍曝光 黑白簡約率性開朗
- [ 08-02]國內首個民航機場軍人優先通道在鄭州開通(圖)
- [ 08-02]網約車不應在機場火車站攬客
- [ 08-02]美機場華人掌摑事件:當事人隱私暴露身心俱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