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漆藝雙年展吸引眾多參觀者。 福州日報7月27日訊(記者 吳暉/文 葉義斌/攝 實習生張雯雯)今年的七月對于福州市民來說,更是一個“漆”月,正在朱紫坊舉行的2016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來自中國、日本、越南、韓國等8個國家(地區)、125名漆藝家的625件作品在這里驚艷亮相。這些國內外頂級漆藝展品與朱紫坊的古建筑、古典園林融為一體又相互輝映,讓觀展市民贊不絕口。 本次漆藝雙年展以“漆語時代”為題,主展區設在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33號、38號以及芙蓉園。昨日,記者再次來到朱紫坊觀展,步入朱紫坊,走進展廳,迎面而立的漆藝作品頓時讓人將廳外的喧鬧、酷暑拋在腦后。展覽分為“器型”“架上”“空間”三部分,展館面積超過8000平方米,從語言學的角度對中國現當代的漆藝發展作了一次階段性的回顧與梳理。 朱紫坊33號展廳展出的一套綠金斑犀皮漆茶具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套漆茶具一組共八件,包括肌理如大理石的茶葉罐,取形于南宋官窯的貫耳茶瓶,兩只花口小杯,珍珠黃楊茶匙一枚,小葉紫檀六角茶筷一雙,黃楊嵌紫檀茶側一枚。每件器物均工藝規整精致,特別是兩只花口小杯輕盈小巧,作五出梅花瓣,以古法研制黃金粉末為泥金作心,呈現出粉潤的珍珠光,與茶色相得益彰。 提到近代中國漆藝的發展,福州人沈紹安是一位繞不過去的人物。此次在朱紫坊38號,市民便可看到沈紹安的作品“丹鳳朝陽瓶”,該瓶的制作采用薄料技法,將金粉調入大漆中,然后用手沾取拍按上色,瓶身的丹鳳朝陽圖采用的是中國傳統繪畫題材,古樸典雅,不少參觀者紛紛與寶瓶合影。 移步芙蓉園,武陵別墅珍寶館內一座身披朱砂紅綴金蟒袍的林則徐造像映入眼簾。這尊造像由著名漆藝術家李芝卿參與制作,曾是1934年世博會上中華十大偉人造像之一,它最大的特點是采用最難技藝的絲綢胎,使其如紙一樣輕,頭部還可以活動。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古玩協會雜項收藏委員會主任、福建資深收藏家林序告訴記者:“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發現了這尊林則徐造像,便把它從美國請了回來。其他九尊偉人造像迄今下落不明。” 著名漆藝家、福州市漆藝研究院藝術總監、本次國際漆藝雙年展的策展人陳勤群告訴記者:“來朱紫坊看國際漆藝雙年展,不但有展品看,而且還可以感受漆藝和中國古建筑、古典園林的融合之美。這種完全有別于傳統‘方盒子’美術館的觀看模式,非常難得。” 帶孩子來觀展的市民梁女士興奮地說:“有機會在家門口看到這么多中外漆藝大家的精品,真是高大上,而且還是免費的,福州人真有福氣。”一旁的小朋友則豎起大拇指,連聲歡呼:“棒棒噠!” |
相關閱讀:
- [ 07-26]漆藝雙年展一周就吸引5000人次觀看
- [ 07-25]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吸引眾多參觀者
- [ 07-25]2016年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開幕
- [ 07-24]福州長樂古槐鎮又現2尊文武石像 還有4尊石獸 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吸引眾多參觀者
- [ 07-24]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吸引眾多參觀者
- [ 07-20]“福建漆人作品展”研討會舉行 共話漆藝與傳承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