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7月26日電 (張實薦)一塊看似普通的地磚,當記者將半瓶水倒上去后,如將水倒在海綿一般,不到一分鐘地磚上的水已滲入地下。這一幕發生在福州市海綿工程建設試點——福州溫泉公園。 26日,記者走訪了福州市多處運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打造的工程。 福州市由于易受臺風等極端天氣影響,短歷時強降雨頻繁發生,外加城市地形、內河網絡復雜等問題。導致福州市存在排水不暢、內澇時有發生等問題。 為綜合解決目前城市面臨的問題,提升城市建設綜合保障能力,“海綿城市”建設已成為福州市保持良好城市生態環境的迫切需求和社會共識。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在福州市海綿工程試點項目中,透水磚與雨水花園成為了工程的亮點。福州溫泉公園的主干道路面由透水磚鋪制,既符合公園景觀的要求,也有利于滲水和排水,解決路面積水問題,且雨水滲入周圍土壤中對園林植物的生長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記者在福州金牛山梅峰山地公園看到該公園由雨水花園、環湖草坡、環湖濕地、一級蓄水湖和二級蓄水湖五個關鍵環節組成了從源頭到終端的消納凈化系統。 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園林景觀所工程師黃貝琪介紹道,雨水花園將山體邊溝收集到的山洪,沉淀過濾較大的雜質再排入環湖濕地進行二次沉淀凈化,最后再進入一級蓄水湖。當雨量較大時,一級蓄水湖的水通過種滿水生植物的濕地溢入二級蓄水湖,暴雨來臨前會提前排空兩個湖體,為截留山洪做好準備,避免山洪排入市政管網或涌入城市主干道。 黃貝琪介表示,海綿城市的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如果只著手單個工程的建設而沒有注重系統的形成是沒有效果的。尤其在一個已建成的城市里建設“大海綿”難度很大。 福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林功波介紹道,福州市海綿城市工程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計劃到2020年,福州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完) |
相關閱讀:
- [ 07-25]媒體五問“海綿城市”:如何讓城市不再看海
- [ 07-21]防汛救災成市場焦點 海綿城市等三板塊受資金追捧
- [ 07-18]寧德將啟動"海綿城市"建設 雨季不再"看海"|永安"黑戶"女孩13年后終上戶口
- [ 07-07]“海綿城市”建設呼聲高企 導入產業方能解決資金難題
- [ 07-07]打造“海綿城市”別忽視民間水利工程
- [ 06-27]廈海綿城市到明年擬完成244個項目 效果已逐步凸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