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同的攝影作品 凱彪的漆畫作品《鄉愁》 東南網7月2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趙楊/文 黃孔瑜/圖 實習生 鄭子墨)近日,福州一漆畫展上,一幅名為《鄉愁》的脫胎漆器漆畫,被人發現內容與曾獲得多項大獎的攝影名作《石頭厝》幾乎一樣。目前,在本報牽線下,雙方正欲見面達成和解。 幾天前,一名參觀者在參觀漆畫展時,看到一幅名為《鄉愁》的漆畫,作者為凱彪。畫面中,石頭厝一棟挨著一棟,渾然一體的古村落,猶如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巧的是,多年前,他的攝影師朋友王文同拍過一張一模一樣的照片,事后一問,王文同并不知道此事。 公開資料顯示,凱彪1989年出生,為一家公司的簽約漆畫家。記者昨日聯系上凱彪,其表示“非常愧疚”。他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在百度上搜索到這幅照片,非常喜歡,就進行了漆畫創作,“我也曾想找拍攝者,但沒有找到”。 這張照片的拍攝者王文同,是省科技館的一名退休人員,也是一名資深攝影師。他告訴記者,這張照片是1999年左右攝于平潭島白青鄉白勝村,當時拍的一組6張石頭厝,獲得過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與中國民俗攝影協會舉辦的“人類貢獻獎”攝影展銀獎、第21屆全國攝影藝術展銅獎等十多個獎項。 他大方表示,愿意在本報記者的調解下與對方和解。 福州開元律師事務所楊大成律師認為,漆畫人參照了拍攝者的攝影作品,并且沒有取得對方的許可,將漆畫作品用于展覽、出版,亦未支付報酬,侵犯了對方的改編權,應停止侵權,并作出賠償。 其表示,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自認著作權被侵害的一方,必須拿出充分的證據才能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不過其建議,藝術人士進行“二度創作”的情況并不少見,“二度創作者”應在新作中體現出自己的獨創性,相似度過高的作品,不適合用作商業用途。 |
相關閱讀:
- [ 05-12]中國現代漆畫展文獻展在廈舉辦 別錯過經典漆畫
- [ 03-23]福清萬達金街藝術廊鄭智精漆畫作品展出
- [ 12-22]海昏侯墓開主棺 出土大量金玉器內棺蓋現“朱雀”
- [ 12-06]到廈門美術館免費看漆畫展 免費展至下月11日(圖)
- [ 12-04]2015中國(廈門)漆畫展開幕 免費展出至下月11日
- [ 09-14]周榕清:漆畫藝術之精神家園
- [ 04-30]三坊七巷“五一”期間活動多 安排漆畫漆藝展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