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7月14日訊(記者 曾建兵 通訊員 盧凈)年近古稀的李蒙夫婦育有一對兒女,女兒遠嫁,兒子李山游手好閑且賭博成癮,40多歲了不僅啃老,與兩老共擠一屋,去年9月更是變本加厲,將父母發放養老金的存折和醫保卡據為己有。父母討要時遭兒子打罵,忍無可忍之下,一紙訴狀將兒子告上法院,要求兒子歸還養老金存折和醫保卡,并搬出住房。 李山一開始對父母的指控不以為然,覺得自己是家中獨子,父母就應該給他房子住,應該給他錢花。 法院經審理,認為養老金是老人的個人合法收入之一,屬于老年人的私有財產,應由自己支配,子女不得干涉,更不能竊取、強取。李蒙夫婦有權要求兒子歸還養老金存折和醫保卡。另外,李山早已成年,具備勞動能力,應當自食其力,承擔家庭責任,父母作為房屋的所有權人,有權在法律規定范圍內按自己意愿對房屋進行支配,有權許可兒子在自己的房屋內居住,也有權要求其搬離。李山不能以結婚父母不給買房為由,長期占有父母房屋。法院為此判決,老人財產不可強取,應歸還。 今年2月,經承辦法官耐心調解,父子倆最終達成調解協議,李山主動歸還父母的養老金存折和醫保卡,李蒙夫婦考慮到兒子目前確實沒有經濟能力購房,同意兒子繼續在其房屋內居住。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72條規定: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被害人或其代理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涉及到家庭成員因贍養、扶養、住房、財產糾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實施家庭暴力或盜竊、詐騙、侵占、損壞老年人財物等權利時,老年人應尋求村委會調解委員會、司法所等組織和部門先進行調解,通過批評教育達成調解協議,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依法判處。 |
相關閱讀:
- [ 07-14]今年養老金上調何時到位?多地透露發放時間表
- [ 07-13]養老金類基金產品胎動:稅收優惠及操作指引待落地
- [ 07-13]北京企退人員上調養老金 從1月補發9月底發放到位
- [ 07-12]深港通和養老金下半年預計帶來約2000億增量資金
- [ 07-11]丈夫死后老太隱瞞真相11年 騙領16.5萬多養老金
- [ 07-11]丈夫死后老太隱瞞真相11年 騙領16.5萬多養老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