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黨員、公路養護工人,正加緊清理搶修。 福州日報7月13日訊(記者 柯競/文鄭帥/攝)臺風“尼伯特”攜暴雨襲閩,對閩侯、閩清、永泰等多地的道路造成損毀,交通中斷。為了爭取搶險救災的黃金時間,眾多公路部門搶修人員始終奮戰在搶修一線,不眠不休,只為盡快打通搶險救援“生命線”,而這其中更涌現出許多勞模和黨員的身影。 “模范養路工”奔忙一線 昨日9時許,在316國道近鴻尾鄉段,福州市公路局閩侯分局竹岐公路管理站站長、全國公路系統“模范養路工”曾維森正帶領六七名搶修工人清理排水溝中的泥沙。氣溫漸高,豆大的汗珠從曾維森臉頰流下,這已是他起早貪黑、連續作戰的第5天。 “8日起,全縣各公路站的職工就不間斷在路面巡查,爭取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排除險情。”據市公路局閩侯分局副局長、工會主席王玉江介紹,曾維森所在的公路站,主要負責316國道閩侯段近42公里的道路管養工作。9日下午,臺風登陸帶來了短時強降雨,316國道出現了多處溜方,其中2處涵洞損毀,對車輛通行造成阻礙。發現險情后,曾維森迅速帶領人員投入搶修。 當天傍晚,經過2個小時緊急施工,閩侯段道路全線終于基本暢通。還沒來得及歇一口氣,大家又接到新的挑戰:閩清縣溪口大橋半幅橋面被洪水沖塌,負責道路搶修的閩清分局雙沙公路站的搶修設備無法過橋,使得道路搶修工作進展緩慢。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金錢。曾維森沒有多想,當機立斷帶領班組繼續投入閩侯至閩清十幾公里的道路搶修中去。“雖然這不是我們負責養護的路段,但道路暢通對搶修救災意義重大。”曾維森說,搶修道路對救災工作很重要,苦點累點都值得。 貝雷橋上的“別動隊” “我是一名黨員,又是站長,我先上!”這是永泰分局王布公路站站長、市勞模廖林建這幾天常掛在嘴邊的話語。 9日,受暴雨沖擊,省道203線葛嶺鎮唯一通往外面的公路,路面出現塌陷,路基幾乎被洪水沖刷掏空,路邊只有1米寬的安全地帶可供行人通行。嚴重的安全隱患,導致交通中斷。 得知險情后,廖林建與同事們第一時間趕到這里,協助管控現場,擋住冒險行駛的車輛,然后執行他們的主要任務——架設一座貝雷橋。 風雨中架橋談何容易!但廖林建來不及多想,與搶險隊員組成“別動隊”,合力抬起鋼架,沿著危險的掏空路面,朝架設點走去。因為貝雷橋一片鋼架將近250公斤重,一片鋼梁更是重達300公斤左右。為了加快速度,廖林建采取分組的方式,每組4人,將鋼架、鋼梁從車上卸下來,然后抬到安裝現場。 經過12個多小時不眠不休的努力,10日5時,貝雷橋架設完畢。當日8時10分進行二次加固,葛嶺鎮群眾的出行通道安全開通。 還沒來得及休息,昨日下午,在省道203線80公里處大樟溪旁,廖林建又帶領著6名搶修工人抓緊清理堆積在路面的土方。“這條道路通往青云山,是永泰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道的一段,是永泰的‘文明樣板路’。”廖林建說,希望能夠帶領大家一起努力,讓這條公路再現整潔美麗容顏。 “面對災情,能夠充分發揮公路人的主人翁意識,沖鋒在前,顯示勞模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樣的精神值得公路系統所有人學習。”福州市公路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甘平說。 |
相關閱讀:
- [ 07-13]災區建起多個“移動醫院” 救援隊成為醫療主力
- [ 07-12]參加應急救援健身長跑賽
- [ 07-12]福州部署災后搶險救援工作
- [ 07-12]救援深入進行用血量將迎小高峰 庫存有限呼吁市民獻血
- [ 07-12]我區舉行應急救援長跑健身賽
- [ 07-12]多家醫院組成醫療隊救援 部分病人轉至福州市區救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