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6月29日專電題:打通旅游“最后一公里”——合福高鐵開通一周年交通偏遠縣市的變遷
新華社記者 沈汝發
安徽的涇縣、江西的德興、福建的古田,這三個原來不通火車或汽車站距離城區甚遠的交通偏遠縣市,雖然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養在深閨人未識”,合(肥)福(州)高鐵的開通,串起了沿線這些美麗的“珍珠”。
2016年6月底,在合福高鐵開通一周年之際,記者沿線走訪了這些交通偏遠縣市。一個個真切的小故事,讓記者深刻感受到高鐵打通了當地旅游產業的“最后一公里”,國民“快旅慢游”已漸成時尚。
宣城“紙貴”
中國知名的古典書畫用紙宣紙產地位于安徽宣城市的涇縣。“很多書畫家想過來看看,宣紙是怎么做出來的,但苦于交通不便,難以成行。”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文軍說。
2015年3月,中國美協工作會議在涇縣舉行。“接待很痛苦。”胡文軍說,參會人員從全國各地過來,接待人員要開車到合肥或南京的機場去接。
同年12月,中國宣紙博物館在涇縣開館。“這次絕大部分客人都是乘合福高鐵過來的。”胡文軍說,高鐵帶來了巨大的交通便利,傳播涇縣的歷史文化,促進宣紙藝術的對外交流,可謂是飛來“紅利”。
宣紙承載了中國文化的深厚記憶,2009年,宣紙傳統制作技藝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涇縣設立了中國宣紙文化園展示宣紙傳統的制作技藝。胡文軍說,高鐵開通以后,游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左右,營業額增長60%以上。游客市場由原來南京、蕪湖、馬鞍山等地拓展到合肥、江西、福建、北京等地。
合福高鐵開通前,涇縣連火車都不通。宣城“紙貴”是當地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據涇縣文旅委副主任胡永春介紹,2015年,全年共接待游客700.89萬人次,同比增長20.56%,旅游總收入28.36億元,增長26.44%。
“銅都”新增旅游名片
江西德興是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以“銅都”聞名。合福高鐵的開通,讓這座小城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呈現在大眾面前,旅游成為這座縣城的另一張名片。
據德興市旅游局局長程志介紹,德興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6%,境內擁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大茅山、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鳳凰湖、“金銀銅”三金合一的千年礦冶遺存、江西礦冶博物館等,還有龍頭山鄉的方志敏清貧事跡陳列館等豐富的人文資源。
“但我們以前連鐵路都沒有,游客一聽說要好幾個小時,就不想來了。”程志說,現在高鐵一票直達,許多在單位上班的游客利用雙休日就可以到德興來玩,極大地拓展了游客資源。
記者在德興采訪時遇到不少游客和旅行團。一位從福州乘合福高鐵來游玩的游客林之妹告訴記者,德興的自然風光很美,民風也很淳樸,非常適合放松休閑,乘高鐵只要兩個多小時。
“景區將加大旅游宣傳推介,完善旅游公共設施與產品體系,讓游客停下來、住下來、還想來。”德興大茅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任董偉平說。
“高鐵開通對德興旅游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程志說,2016年1-5月,德興旅游接待人數達169.39萬人次,同比增長104.4%,綜合收入17.8億元,同比增長91.7%,“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改變了礦區生態不好的刻板印象,對德興的影響非常深遠。”
正宗的“古田水蜜桃”
“真沒有想到有一天還能自己來古田摘水蜜桃。”在古田縣夢香園水果專業合作社的果園采摘場,福州市一位93歲高齡的老人感慨地說。古田縣水蜜桃汁多味甜,被譽為“桃中貴族,蜜桃極品”,但由于路程遙遠,游客只能在市面上購買各種冒牌的古田水蜜桃。
“以前從福州來要4個小時,往返要八九個小時,老人、小孩更折騰不起。”古田高鐵站負責人說,高鐵開通以后,從福州過來不到一個小時,“過來摘桃子,吃飯,玩一下,當天就能回家。”
古田縣鳳都鎮掛點該村的干部陳祖健說,去年高鐵開通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流劇增,原來僅局限于古田縣周邊區域,現在擴展到高鐵沿線的各個地方。
來自合肥的何女士在夢香園水果專業合作社采摘了5公斤的水蜜桃,合計100元,“原來根本不考慮到古田來,太遠了,現在路上的時間縮短了,旅游的時間多了”。夢香園水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江春分告訴記者,他現在一年收入幾十萬元,以往愁銷路的水蜜桃現在供不應求。
不僅是水蜜桃鄉村旅游產業快速發展,古田縣旅游局局長杜新坤介紹說,高鐵開通后,2016年上半年,古田縣共接待游客75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1.3%,旅游綜合收入3.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2%。
高鐵大大縮短了城市距離,合福鐵路沿線的安徽、江西、福建城市全面進入“高鐵+”新生活時代。一年間,南昌鐵路局福州火車站通過這條線路發送旅客達549.7萬人次;上海鐵路局蕪湖車務段累計輸送旅客374.4萬人次;自去年12月初以來,黃山風景區日均游客超過3000人次,首次實現淡季不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