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6月27日電(林嘉琦)2016年6月28日,帶著速度與激情、夢想與希望的合福高鐵1歲了。
在過去的一年里,合福高鐵閩贛段共計發送旅客1340萬人次,單日最高發送旅客6.8萬人次。
從此,貼地飛行的“和諧號”動車,載著福建、安徽、江西三省快速邁入高鐵新時代,也深刻地改變著閩贛皖人民的生活。
“高鐵+出行”:省際同城生活不再是夢想
在福建,半個小時,相鄰城市間自由轉換;3個小時,長三角地區和長江中部城市群展現面前;6個小時,便可踏上京津冀地區的土地。高鐵拉近了城市間的距離,讓彼此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熱絡。
南昌鐵路局客運部門負責人介紹,合福高鐵開通后,福州、南昌至合肥最快鐵路旅行時間分別由原來近8.5小時、7小時壓縮至4小時左右,南昌至貴陽全程運行時間由原來的18.5小時壓縮至5小時,南昌、福州、合肥、貴陽省會城市形成“5小時交通圈”,省際同城生活不再是夢想。
張華富,一個在上饒打拼的武夷山人,對此感觸頗深。“以前上饒到武夷山要3個多小時,現在只要20幾分鐘,這和坐公交車回家沒什么區別。”張華富說,由于父母在武夷山,兄長在福州做生意。高鐵開通前,他們兄弟只能逢年過節回家探望父母,而現在他只要稍有閑暇就可以回家,一家人就好像生活在一座城市中。
福州市民徐先生在福州置業,在南昌上班,每個周末往返于兩座城市,“周五下班,晚上乘7點多的高鐵,3個多小時就到福州,回家和妻子、小孩在一起的時間有2天,周天晚上再回南昌。”像徐先生這樣,實現“兩城一家”夢想的人有不少。
不僅如此,合福高鐵的開通還結束了武夷山、建甌、南平等地不通高鐵的歷史,婺源、德興、五府山等地也從“手無寸鐵”跳入“高鐵時代”,徹底改變了當地居民的出行方式。
一年來,為了滿足旅客出行需求,鐵路部門3次調整合福高鐵運行圖,從初期每天開行43對列車逐步增加至目前52對列車。如今,旅客經合福高鐵,可方便快捷到達北京、上海、天津、長沙、合肥、徐州、廣州、貴陽、濟南等中國主要城市。一張快速通達的鐵路網正在張開,閩贛皖三省人們出行更為便捷。
“高鐵+旅游”:快旅慢游 淡季不淡
觀賞黃山神奇云海,品味德興特色飲食,體驗涇縣宣紙工藝,醉在武夷山水茶韻……被稱作“最美顏值”的合福高鐵串起沿線城市各大風景名勝,也讓游客體驗到了“快旅漫游”的舒心與暢快。
“宏村是我和先生的重游之旅,這次的體驗和兩年前截然不同,靜下心來慢游宏村的感覺真的太舒服了。”22日,記者在宏村偶遇了來自北京的游客張霞。她說,與先生戀愛時曾到過宏村,一路火車轉汽車,十來個小時的舟車勞頓,讓她頭暈目眩,如今6個多小時的高鐵之旅,的確大大提升了旅行的舒適度。
“高鐵催熱了黃山的旅游,讓宏村不再藏于深閨。”黃山京黟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裁黃潔舉例道,“去年1月至5月,宏村的福建游客只有1萬多人。今年1月至5月,福建游客達到4萬多人次,同比增長242%。 ”
“對于黃山景區來說,京、魯、閩等中遠程市場都因高鐵演變為近中程,跨省游變成了短線游。”黃山旅委副主任王迎春介紹,以往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黃山旅游市場的淡季。自去年12月初以來,黃山風景區日均游客超過3000人次,首次實現淡季不淡。
無獨有偶。春節過后本是武夷山傳統的旅游淡季,可今年春節武夷山旅游熱度一直不減。據旅游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武夷山在整個猴年正月共接待游客1 1 5.66萬人次,同比增長37.56%。
“今年春節期間武夷山的游客接待量,歷史上第一次超過國慶黃金周。”武夷山景區管委會營銷中心主任楊欽才興奮地告訴記者,這也意味著今年春節武夷山完成了從旅游淡季到旅游旺季的逆轉。
這一年來,合福高鐵對旅游業的拉動作用立竿見影。 26分鐘交通圈,讓古田縣進入福州“環三核心區”,帶動旅游大發展,2015年古田縣接待游客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頭一回通鐵路的德興,交通暢了,旅游的脈絡也隨之激活,2016年1至5月,該市共接待游客169.38萬人次,同比增長104.4%;邁入高鐵時代的黃山市,旅游市場半徑從上海、江蘇、浙江等周邊地市,擴大到北京、山東、福建等地,去年下半年共接待游客2599.29萬人次,同比增長15.02%。
“高鐵+經濟”:盤活資源 帶動發展
高鐵呼嘯過,日行數千里。時空半徑的轉換,使得沿線城市特有的生態、資源、空間、區位等優勢得到全面盤活,帶動了沿線經濟的發展
黃山中海假日旅行社副總經理楊軍用一組數據的對比形象地展示了高鐵帶來的變化。“高鐵開通前,旅行社一年營業額大概為901萬元,開通后達到2921萬元,增長220%。”楊軍說,如今游客不再需要從南京等地轉車,黃山成為了一個獨立線路,不少人會深度體驗徽文化,住上四五天,因此人均消費額從之前的500元上升至1200元,營業額自然也跟著上漲。
搭上高鐵快車,鄉村旅游風生水起。古田縣鳳都鎮際面村村民江春分從沒有想過,自己山里的白鳳桃竟能從一年前的兩三塊一斤直升到10元一斤的批發價,還供應不求,而江春分的年收入也從一年20多萬提高到一年100來萬,讓他心里樂開了花。
“以前,福州的客人到際面要5個小時,現在不到兩個小時方便多了。”老江說,“以前際面一到桃花盛開的季節就特別美,可卻因為路途遙遠鮮少有人問津,村里人也就靠賣桃賺錢,可今年桃花節村里十天內就來了近10萬人,這不現在還趕上了白鳳桃采摘的時節,不少江西、福州、上海的客人到咱們村摘桃子呢!”
古田縣旅游局局長杜新坤告訴記者,高鐵開通后,古田旅游迎來了大發展,僅2016年上半年,古田縣共接待游客75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1.3%,旅游綜合收入3.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2%。
當然,受益的不僅僅是旅游業。合福高鐵通車,海西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江淮城市群聯系更為緊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跟隨高鐵開辟出的經濟新版圖涌動,助力產業升級發展。樂享高鐵紅利成為沿線地市這一年最大的變化。
素有“銅都”美譽的德興,搭乘高鐵快車,積極延伸傳統產業鏈,3個百億級的產業區規劃已經啟動;有著中國“食用菌之都”的古田,努力做好“高鐵 ”文章,全面推進特色現代農業、食用菌產業等產業的轉型升級,在6月初的寧德投洽會上,一舉拿下了5個大項目,總投資達32.7億元;“宣紙之鄉”涇縣,借道合福高鐵,融入“長江經濟帶戰略”,承接華南的產業布局調整,縣域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將增長8%左右。
由此看來,作為京福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來,合福高鐵帶來的改變正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變化只是開始,隨著鐵路建設的加快,好戲還在后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