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漆藝雙年展7月起在榕舉行 福州漆器歷史悠久
2016-06-27 08:19:59??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茶園山出土的紅漆剔犀葵瓣式三層套盒。 福州晚報6月27日訊(首席記者 綦芬/文 市博供圖)7月17日至8月18日,市漆藝術研究院和市博物館將在朱紫坊38號舉辦2016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和地區共百余位漆藝家的近千件作品報名參展。這是福州乃至中國漆藝界的盛事,伴隨著雙年展的臨近,中國漆文化、福州漆藝發展史也逐漸為人們所關注。 我國是世界最早用漆的國家 中國是漆文化大國,也是世界最早用漆的國家。早在8000年前,杭州市蕭山區跨湖橋的先民已經對漆的性能有所了解并開始使用。 此后,歷代對漆器工藝不斷推陳出新。到了清代,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漆中心,如北京的雕漆、揚州的螺鈿、福州的沈紹安脫胎漆器。 福州漆器歷史悠久 市博物館館長、研究員張振玉昨天介紹:“福州是中國古代漆器工藝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其雕漆工藝制作水平在宋代就已堪稱全國一流,有考古出土的雕漆文物相印證?!?/p> 宋代是福建漆藝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由于官方的倡導和扶持,福建漆藝制作開始形成規模。宋熙寧時,官府在福州設立都作院,內設漆作。這說明此時當地的漆藝創作已頗具聲名。從典籍與出土文物來看,宋代福州漆藝最突出的成果是“雕漆”。“雕漆”是在器胎上層層髹漆至一定厚度,再用刀刻出紋樣,具有浮雕效果的漆器。如今國內所見的宋代“雕漆”主要有“剔紅”和“剔犀”兩種。宋代福州所作的“福犀”馳名于世。 福州近現代漆藝史的兩位人物 同濟大學教授、市漆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雙年展策展人之一的阮界望昨天說:“作為對外貿易的港口城市,福州在清代是漆器集散地和漆藝人才高地。沈紹安脫胎漆器的成功面世,振興了福州漆器,對當時福州漆器大量出口海外創匯產生了極大的推動,引領了行業進步發展,使福州成了享譽世界的漆器名鎮。沈紹安家族對創造中國近代福州脫胎漆藝行業的輝煌功不可沒。沈紹安是福州近現代漆藝發展史繞不過的人?!?/p> 沈紹安(1767年-1835年)是乾隆年間侯官縣的油漆匠?!八坏l現了失傳已久的隋唐時期的佛像制作技藝‘夾纻’,更大膽創新實踐,嘗試采用極細的麻布和絲綢裱胎成型,其胎壁薄如紙,堅固質輕,使得工藝獨特的沈氏脫胎漆器成功面世。他還將這一古老工藝應用到實用器具上,開創了福州脫胎漆器的先河?!比罱缤f。 “近代福州著名漆藝大師李芝卿先生(1894年-1976年)是福州近現代漆藝史另一位繞不開的人?!比罱缤f,他早年赴日系統學習掌握了日本漆藝的髹飾技法,學成歸國,從業于沈氏蘭記。1954年進入福州工藝美術研究所工作,在傳統福州脫胎髹繪技法的基礎上結合日本“變涂”“蒔繪”的手法,經過反復實驗后通過“磨顯”形成一套獨特且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的漆彩語言,試制成功上百塊珍貴的大漆技法樣板,更無私地將這些技法公布于世,造福后代匠人,促進中國現當代漆藝語言豐富多樣化。 |
相關閱讀:
- [ 12-24]蘭州大學生“復制”傳統手工漆藝工藝
- [ 12-07]像詩一樣生活:漆藝人隱居百年老宅 與漆相守
- [ 10-14]我市舉辦漆藝陳設藝術展
- [ 08-14]“國寶”芙蓉園修復完工 打造漆藝文化研究中心
- [ 07-22]中國?閩派藝術尋夢之路漆藝研究會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榕舉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