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間照料中心”受多種因素制約 發展仍有困難
2016-06-24 11:10:29?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南街街道日間照料中心護工服務老人。 福州晚報6月24日訊(記者 陳若凡 邱泉盛 魏旸艷文/攝)白天“入托”接受照顧和參加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去年下半年,一種新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日間照料中心,在福州市部分社區興起,為那些沒有子女陪伴或無人照顧的老人提供了一個交流散心的場所。 對于部分“空巢”老人來說,戀家思友的街坊情結使他們不愿去養老院。而對于一些子女工作繁忙,白天沒有時間照顧老人的家庭來說,“日間托老”不失為一種兩全的養老服務方式。然而,日間照料中心在運營過程中,有的“供不應求”,有的門庭冷落。為何會出現冷熱不均的情況?哪些因素制約了它的發展?又該如何“破冰”?日前,記者進行了調查。 現狀: 照料中心冷熱不均有的爆滿有的冷清 日前,記者來到南街街道老人日間照料中心,它的娛樂活動區包括棋牌室、多功能活動廳、閱覽室和保健室等,老人可以免費參加手工制作、茶座聊天、棋牌書畫、健康監測等活動。十幾名老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打牌、下棋、讀報……“自從有了日間照料中心,生活變得有趣多了,幾乎每天都要往這里跑。”這里的常客趙修因依伯說。 “目前進入中心的老人平均年齡80歲,照料的基本是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床位則是給那些需要半護理或全護理老人的。”該中心負責人羅川華說,中心接納了10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另外10名是生活半自理老人,護理需求量大,一直爆滿,幾十人排隊是常態。 其他街道的老人日間照料中心就沒有這么吃香了。去年8月建成的洪山鎮日間照料中心雖然設有10張床位,但是固定接受日托照料的老人只有兩三位。“我們也做了宣傳,但是老人們似乎更愿意在家里養老。”工作人員說。而鼓東街道日間照料中心更像一個“升級版老年活動室”,接受日托照料的寥寥無幾。 記者了解到,福州市計劃2018年前在9個街鎮按規范標準試點建設社區老人日間照料中心。中心以家庭為基點、社區為依托、專業服務機構為支撐,運營模式是“政府投入,街道管理,志愿者或企業服務維護”,服務內容以休閑娛樂、醫護服務為主。 |
相關閱讀:
- [ 02-23]6.6萬斤巨型米龜元宵祈福 大米將分發給困難群體
- [ 02-06]浦城縣百萬元慰問困難群體
- [ 02-02]我縣安排近百萬元慰問困難群體
- [ 01-27]寒冬送暖 縣領導走訪慰問困難群體
- [ 10-19]農村家庭畢業生成就業最困難群體 失業率高達30.5%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