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永泰莊寨既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也是農耕社會家族聚落生存的記憶,還是傳統鄉紳文化彌足珍貴的載體。竹頭寨楹聯數量之多、制作之精致、內容之風雅,均勝其他莊寨,是“耕讀家風”這一詞語的最佳代言。
竹頭寨修復效果圖。 福州晚報6月20日訊(記者 張維璟 翁宇民/文 永泰縣村保辦/攝)永泰莊寨既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也是農耕社會家族聚落生存的記憶,還是傳統鄉紳文化彌足珍貴的載體。本期《寨·見》永泰莊寨系列專題報道,將帶您走進白云鄉寨里村的竹頭寨,體驗百年前的“耕讀家風”。 坐落“白云深處” 在永泰白云鄉的西南部,有一處被梯田所環繞的莊寨群竹頭寨,它分為上寨、中寨和下寨。在群巒和梯田懷抱中,竹頭寨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當地人都說此處寨群有三獅守衛,但獅從何來?經歷百年風雨,古寨破敗,面目已不同往昔,卻有在外經商的鄉親聽聞后,擱置生意,回鄉奔走籌資修復。古寨有何特殊魅力? 竹頭寨坐落于兩重屏障之間,地形是垅中一侖凸起,因形如竹頭,建在其上的寨所以被稱為竹頭寨。當地人傳說此處是三獅拱衛的祥瑞之地,這是因為莊寨東北方向的山形生動如同三只獅子,三獅守望之說由此得來。 過去竹頭寨曾有上、中、下三個寨,如今上寨僅存門樓。而建于約光緒十年(1884年),落成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的下寨,保存較為完好。始建者黃萃容,號明官,故下寨又被名為明官寨。 如今的竹頭寨(明官寨)占地3796平方米,建筑面積5608平方米。整座寨以戌辰兼乾巽三分為中軸線的軸對稱圖形,為土木結構、二進布局。全寨進出共有七個門,每條橫向通道溝上都蓋有“過水”相連。由于布局科學,百年來竹頭寨不論遇上多大的暴雨,竹頭寨內都沒有發生過水澇。 在數年之前,“永泰莊寨”還未引發世人關注之時,竹頭寨就被驢友“挖掘”出來了。驢友“驛動的心222”發表博客《白云深處有古寨》,其中圖文記述的竹頭寨木雕——不同形態的雀替、柱頭、窗花,繁復精美、令人驚艷,使這座“白云深處”的古寨開始引來眾多關注的目光。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