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徐豐 毛朝青)昨日上午8點多,福州二環路金雞山隧道往火車站方向,發生了8車追尾事故。而就在上個月,海都報也報道過,同樣是該隧道同一方向,也發生了多車連環追尾事故。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現場。司機林師傅認為,隧道追尾與司機駕駛習慣不良有關,隧道較長,許多司機進入隧道和在隧道內行駛時,車速較快,但是北二環路車輛密集,一出隧道前面車流緩慢,又突然減速,結果就導致剎車不急,容易造成連環追尾。 就在上個月,海都報也報道過,同樣是金雞山隧道往火車站方向,發生了9車連環追尾事故,當時隧道內還沒有燈光,司機認為是光線昏暗導致,而此次記者看到隧道內亮著燈,但同樣發生事故。 警方介紹,進入隧道前如何安全使用燈光、控制車速,是駕考中明確需要考查的,而在隧道附近也設有相關的提示牌。道交法對于行車途中燈光的使用也有相關規定。如在黑暗的隧道內因為前車沒有開啟示廓燈等情況發生追尾事故,前車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另外,端午節假期到了,海峽網提醒廣大車友要注意行車安全,以下這些不良駕駛習慣請注意: 1、開車吃口香糖或其他食物 危害:當遇到突發情況,駕車者往往在手腳忙亂中會下意識地咽下口中食物,極易造成卡住或誤入氣管而危及生命的現象發生。 2、久戴墨鏡開車 危害:據研究,墨鏡的暗色雖然可以有效地擋住強烈的光線,但是同時延遲了視覺信號傳送到大腦的時間,這種視覺延遲會造成速度感失真,使駕車者做出錯誤的判斷。 3、穿高跟鞋、厚底鞋或拖鞋開車 危害:很多女士嫌麻煩,開車前不愿意換下她們漂亮的高跟鞋、厚底鞋或拖鞋,這樣會影響踩踏板的動作和力度。據日本的統計資料表明,在日本女性駕車者發生的車禍中,有70%是她們穿的鞋子惹的禍。 4、開車時吸煙 危害:有人把吸煙作為提神的一種手段,但最好在車下吸煙。開車時吸煙會影響操縱汽車。據報載,某人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把車窗搖下一條縫,將沒掐滅的煙頭扔出去,可是,煙頭卻被風吹進了他的領口內,他伸手去抓時,沒控制好汽車,快速撞上護欄,結果車毀人亡。 5、不系或假系安全帶 危害:有的人怕弄褶了衣服或覺得麻煩,駕車時經常不系安全帶。有的人將安全帶的一端用夾子卡住,卻松松地搭在胸前,來對付警察,這時的安全帶完全失去作用。還有的人認為:有安全氣囊就萬事大吉了。然而,調查資料表明,只有安全氣囊而沒有系安全帶,車輛發生事故時生還的概率為15%,而當有安全氣囊且系安全帶,生還的概率為45%。由此可見,系了安全帶后,安全系數將大大上升。 6、長發開車 危害:長發拂面會影響駕車人觀察左右路況,容易發生刮碰事故,最好在開車時把長發束起。 7、打手機或與同車的人聊天 危害:開車打手機近日在美國一些州已被定為違法行為,因為在所有交通事故中,由此而引發的事故已占到11%。與人聊天也是一樣,尤其是在談非常重要的事情,極易分散駕車人的注意力,影響其對車輛的判斷和操縱。 8、小物件亂堆亂放 危害:有些人在車內放置很多體現個性的小掛件小玩具,這些東西如果不注意掉下來滾到剎車下面,導致剎車失靈,造成的后果將非常嚴重。有的還會擋住駕車人部分視線,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最好將車內物品放在各個儲物箱和儲物格內。 9、后風擋玻璃平臺上放置物品 危害:當汽車以50公里/時的速度與前方的固定物體碰撞時,放置于后風擋玻璃平臺上的3~5千克重的物體(如書籍、文件夾、雨傘等)會以400~450牛的力(相當于40~50千克物體的重力)撞擊后座乘客的后腦,后果不堪設想。 10、香水瓶放在副駕駛正前方 危害:急剎車時易對前座乘客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另外,香水揮發出的氣體還會加速車內塑料件的老化。 11、放置打火機 危害:即使把打火機放在車內沒有直射陽光的地方,由于夏季車內溫度很高,極易發生爆炸事故。 12、裝有磁卡的包放在音響附近 危害:很多人在駕車時,習慣于把隨身攜帶的小包放在車門儲物格內,在一般車門上都帶有內置音響喇叭,時間久了,致使包內各種磁卡因全部銷磁而無法使用。 |
相關閱讀:
- [ 06-08]廈門:攪拌車氣勢洶洶沖過來 追尾公交車后側翻
- [ 06-06]比利時火車深夜“追尾”造成3死9傷
- [ 06-06]高速路上三車追尾 一人被困幸被救出
- [ 06-03]小貨車追尾大貨車致車頭分兩半 五人被困車內
- [ 06-03]貨車司機疲勞駕駛 國道上追尾客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