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山公園內老楊正在看培育的荷花
福州新聞網5月1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桂丹/文石美祥/攝)“5月13日,晴,農歷四月初七,氣溫23℃~31℃,水位與田埂平,偏熱,疏荷梗……”傍晚,老楊坐在金山公園蓮花科研實踐基地的辦公桌前記錄當天的工作。他預算著,20日前后這些荷花就該開了。老楊名叫楊流儀,是金山公園的養荷技術員,福州幾大公園都有他指導培育的荷花。
“多管閑事”成技術員
要說福州市區的荷花種植規模,金山公園首屈一指。當地種荷超過8萬株,擁有紅建蓮、金鳳凰、重臺蓮、冬荷等25個品種,花期可從5月延續至國慶節前后。去年7月,園內雁行芳洲出現了9對18朵并蒂蓮。
金山公園種植荷花的歷史可以追溯至2005年,當時種植面積只有200多平方米。早期公園種荷,效果不太好。2011年,公園將荷花苗放在地上,像對待普通苗木那樣澆水。來公園鍛煉的老楊看見了這一幕。
老楊曾在三明市建寧縣農業局種子管理站工作,對種荷花有所了解。“我到公園管理處找他們,說這樣不行。荷花和普通苗木不一樣。”老楊說。
金山公園園容科科長張文海告訴記者,隨著接觸加深,他們發現老楊確實對種荷花有研究。2013年6月,金山公園正式聘老楊擔任養荷技術員。

老楊收集不少荷花標本
嘗試疏梗和石灰消毒
13日,記者在金山公園第一次看到老楊時,他剛剛沿著河道檢查完荷花的生長情況。
“現在是我們一年中最忙的時候,花快開了,要做很多準備工作。”老楊說,公園里的荷花種得多,他剛過來時就從建寧老家請來有40多年種荷經驗的吳國棟幫忙打理。“我觀察發現,荷葉稀的地方花苞多。所以今年要去掉長得不好的荷葉,把空間留給強壯的荷葉。我們今年是第一次嘗試,到時對比看看花會不會開得更多。”老楊說。
楊流儀告訴記者,以前為了保證內河水肥,每周得施一次肥,今年這些荷花幾乎沒有施過肥。原來,年前他查閱資料發現,生石灰不僅能殺越冬蟲卵,還能改良土壤、增加鈣質。他們遂用生石灰對園區內的流花溪進行消毒。“你看今年的葉子多好,病蟲害也少了,這是花小錢辦大事。”
在雁行芳洲景點,老楊告訴記者,這里種了重臺蓮,出現并蒂蓮的概率比較大,去年9對并蒂蓮就出在這里。沒開花前多數工作人員無法判斷是否并蒂蓮,可老楊卻能辨認并蒂蓮:“它的花苞頂部是圓弧狀的,尖的不是并蒂蓮”。

老楊認真地做筆記
拍照記錄建資料庫
金山公園內的蓮花科研實踐基地,近50盆蓮花把亭臺擠得滿滿當當。老楊最寄予厚望的是臨水處的5盆無名荷花。去年7月,工作人員在園內發現一朵碗口大的異常靚麗的荷花。等老楊第二天去時,荷花被人摘走了。他只能把那株荷花和周邊幾株挖回來培育。“我看花的樣子可能是新變異的品種。如果培育成功的話,這將是我們金山公園獨有的品種。”老楊說。
楊流儀每天都得看看這些荷花的最新情況,再作記錄。他自己設計了荷花生長記錄的表格,還用相機記錄一些特別的情況,讓管理處的工作人員用電腦幫他建立資料庫。老楊有十多本筆記本,有些是摘抄的養荷經驗,有些是施肥、防治病害的記錄,還有分品種觀察的記錄,也有每天工作內容的日記。
金山公園此前的荷花大多是用藕繁殖的,這能復制原品種的品質,但蓮子育苗可以雜交育種和提純復壯。近半年,老楊正嘗試用蓮子育苗。“育苗難,好像養嬰兒一樣。”老楊說,2月底3月初育苗的時候,氣溫達不到要求,他就用泡沫箱裝溫水,泡蓮子催芽,遇上周末也必須過來換水。

老楊正在磨蓮子
心無旁騖育新荷
記者13日在金山公園采訪時,正好碰上茶亭公園的工作人員來交流養荷技術。工作人員提到,年初時,老楊培育了十株金堂玉,曾將兩株送給茶亭公園。福州幾大公園里,都有老楊指導培育的荷花。
“我希望能多培育一些新品種,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適當延長花期。”記者采訪時,楊流儀曾多次提及袁隆平,他希望自己能像袁隆平學習,在種荷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據悉,下一步,金山公園打算在園內1.7公里長的流花溪兩岸遍種荷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