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水產安全檢測遇尷尬:待結果出來水產或已上桌
2016-03-24 08:11:2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養殖產地 小養殖場亂用“禁藥”,卻很少遇上抽檢 記者了解到,去年我省的水產養殖產量超過400萬噸。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該廳抽檢了772批次的產地水產,合格率為99.7%,抽檢主要針對較大型的水產養殖場。 福州有水產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正規的、大型的水產養殖場較規范,但很多零零散散的養殖戶,養殖不規范,存在亂用藥的現象。也有市民提出,全年抽檢772個批次,抽檢力度不夠。 “目前蝦養殖存在亂用藥的問題,有些蝦農根本不知道呋喃唑酮系列用藥是禁止在蝦養殖時使用的?!遍L樂一養蝦場的林場長表示,夏季高溫,蝦比較容易生病,為了給蝦治病,有些養殖戶使用呋喃唑酮等違禁藥物。 長樂另一家養蝦場陳老板則說,正規的養蝦場不會給蝦使用呋喃唑酮系列藥物,因為這樣會傷害蝦的體質以及內臟,蝦長不大;同時,人長期食用含呋喃唑酮殘留的明蝦,也可能致癌。 業內“潛規則”:批發商包庇養殖戶 “對水產的監管,我們主要是根據國家的相關部署不定期到批發市場、超市、農貿市場以及餐館等抽檢。”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查出不合格水產要通知商家立即下架,并依法處罰。對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生產經營添加藥品的食品等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予以行政拘留。 而記者了解到,就算是檢出不合格,很多商戶、超市對部分海鮮的產地也“不詳”。福州一水產商陳先生透露,目前在水產界存在一種“潛規則”,即批發商銷售的水產被查出不合格,批發商也會包庇上游的采購商和養殖戶,罰金先由批發商交納,再由大家一起分擔。這也導致了食藥監部門公布的水產品檢測不合格名單中,不少不合格水產的產地均顯示“不詳”,使得相關部門在追溯處理上遇到了問題。 “水產品在市場上被檢出問題,只要能確定養殖地點,我們都會馬上前往取樣。一旦確定違法用藥,就要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第一時間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笔『Q笈c漁業廳相關負責人說,但近來公布的一些不合格水產活鮮,卻無法確定產地,這也是眼下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
相關閱讀:
- [ 01-13]福州水產干貨價格同比漲三五成
- [ 02-02]福州水產批發市場一公廁旁 螃蟹煮熟后銷往各地
- [ 06-16]人工養殖及冰鮮備貨多 伏季休漁福州水產仍充足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