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福州“開春第一采” 傳統祈福祭茶儀式的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創會會長張家坤、春倫集團董事長傅天龍等嘉賓用山泉水澆灌茶樹。 記者劉可耕 攝 出席福州“開春第一采” 傳統祈福祭茶儀式的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創會會長張家坤,敲鑼開春。 記者劉可耕 攝 采茶姑娘茶園跳起采茶舞。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3月19日電(記者林春茵)“茉莉花茶可與臺灣茶界更緊密聯系,借助’海絲’,共同向世界說好‘花和葉相互包容’的故事。“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創會會長張家坤19日如是說。 當天,“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福州舉行盛大的祈福祭茶儀式,開啟新一輪春茶采摘。剛剛前往中東歐多國開拓市場回來的春倫集團總裁傅天甫對中新網記者說,“海絲”為福建茶產業帶來發展新契機,福州茉莉花茶正在向“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和地區鋪陳一條芬芳、善意的“茶葉之路”。 “高山云霧春毫嫩,閩江兩岸茉莉香。”在一年一度的福建茉莉花茶產業領軍企業春倫集團“開春第一采”儀式上,福州茉莉花茶傳承大師主持引導近千名茶農游客依循古制,共舉祥福祭茶儀式。 沐手敬香、灌洗祭拜、灌地喊山之后,當地特有的喜娘帶頭唱起喊茶詩:“季節吉日正當時,茗邀四海傳天下……”茶農一聲聲齊應“好呀!”萬畝茶山一片喜氣騰騰。 “‘一帶一路’的海外聯通主要是企業間的互通互動,我們愿意用‘中國春天的味道’表達合作善意。”春倫集團董事長傅天龍說,喊山習俗自宋朝流傳下來,近年茉莉花茶產業借“海絲”再擴出口,更為注重茶文化的營銷和表達,“只有產品輸出,沒有本土文化融入,這樣的營銷是沒有生命力的。” 借助茶文化提升茶葉“含金量“,引導海外市場形成飲茶健康消費理念,已經成為中國茶界共識。據中國茶葉學會最新數據,全國茶園總面積已達4316萬畝,2015年中國茶葉出口32.5萬噸,事實上,中國茶出口量徘徊在30萬噸已經連續數年,業界觀察認為,相對于仍在保持慣性擴張態勢的國內茶葉生產總規模,出口量“遠沒有跟上”。 福建茶葉進出口公司相關負責人羅星火認為,2015年茶葉出口逆勢增長,即得益于中國茶企在國際茶葉質量標準越趨嚴格的形勢倒逼下,不斷提質增效,增加國外客商信心,也得益于“一帶一路“的聯通,摩洛哥、烏茲別克斯坦、美國等市場剛需上漲;但作為拳頭產品,福州茉莉花茶售價過低,“海外對中國茶葉‘嫌貴’,消費習慣還需培育。” 福建另一家以加工技術見長的茶企負責人王德星向記者表示,茉莉花茶擁有較高的海外知名度,該公司正聯合海外閩商共同傳播茉莉花茶文化,“我們成立專門駐點,不僅讓西方人買茶,還讓他們熟知品茶煎茶等文化層面的東西。” 隨兩岸互通密切,海峽兩岸茶界共同行銷中華茶文化成為趨勢。當天活動舉辦地福州北峰宦溪恩頂生態茶園作為福建省重要的傳統生態茶葉基地,已建成臺灣大學生實習基地和閩臺高山茶加工示范基地,每年到此體驗、學習茶文化的臺灣青年即有上千人。 “兩岸茶葉根連著根,茶業界合作應占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中最重要地位。”張家坤說,外銷茶葉自古就是通過福建、到臺灣后再沿海上絲綢之路傳到世界各地,如今在“一帶一路”視野下,臺灣幾大深水良港是重要一站,閩臺茶葉合作對新絲路形成和發展有重要作用。(完) |
相關閱讀:
- [ 02-20]代表建議將茉莉花茶定為“市茶” 推動產業園建設
- [ 01-04]混血美女楊夢迪與福州有緣 唱著《茉莉花》揚名
- [ 11-23]大排檔油煙陣陣 朝陽路茉莉花茶一條街"變味"了
- [ 11-13]福州版悉尼歌劇院擬2018年投用 造型酷似茉莉花
- [ 11-13]福州版悉尼歌劇院擬2018年投用 造型酷似茉莉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