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8日,在福建省閩清縣云龍鄉后垅村,幾名來自附近鄉鎮的基層干部和游客在被改造成農村基層廉政教育基地的典利古厝中參觀。
典利古厝修建于清代同治年間,古厝主人徐氏及其后人為官正直廉潔,為商勤勞仗義,為人樂善好施,在當地有著很好的口碑。為保護幾近荒廢的古厝,將勤廉的美德發揚光大,在征得古厝后人同意后,當地政府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出資對古厝進行修繕,將其改造為農村基層廉政教育基地。去年11月對外開放以來,已經有來自上海、河南、新疆等地的2000余名游客,在參觀古厝之余接受勤廉文化熏陶。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2月18日,在福建省閩清縣云龍鄉后垅村,幾名來自附近鄉鎮的基層干部和游客在被改造成農村基層廉政教育基地的典利古厝中參觀。
典利古厝修建于清代同治年間,古厝主人徐氏及其后人為官正直廉潔,為商勤勞仗義,為人樂善好施,在當地有著很好的口碑。為保護幾近荒廢的古厝,將勤廉的美德發揚光大,在征得古厝后人同意后,當地政府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出資對古厝進行修繕,將其改造為農村基層廉政教育基地。去年11月對外開放以來,已經有來自上海、河南、新疆等地的2000余名游客,在參觀古厝之余接受勤廉文化熏陶。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