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金牛山公園福道可看到閩江的風景
東南網2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蘇燕梅 石磊磊/文 黃孔瑜/圖)農歷猴年春節,金牛山福道試開放,日均吸引2萬游客來此游覽,成為福州旅游的新熱點。不少游客表示,全鋼結構懸空步道讓不少市民耳目一新,兩旁的樹木林立,站在山頂俯瞰洪山橋一帶的閩江景色,真是賞心悅目。一片贊嘆聲中,也有一些熱心市民提出一些建議,比如,能否延長“福道”的開放時間?坐椅設計能否再人性化些?

金牛山大美“福道”
市民點贊 上百鳥巢掛樹梢 意趣盎然
福州的章女士就住在附近的大儒世家臥琥小區。她說“福道”是一項非常實惠的民心工程,過去這里只是一座荒山,如今成了休閑觀景的好去處,福州人再添福氣。據了解,這條“福道”的設計團隊有來自新加坡的設計師,也有福建本土的設計師。親近自然,保護生態,是金牛山福道設計的理念。
記者發現,懸空步道兩側都是原生態的樹林,有橄欖、龍眼、相思樹、香樟樹、毛竹等在金牛山上生長了幾十年的大樹。在福道綠化時,很少從外引進大樹。只是對原生態樹林進行點綴和整理。在樹梢上,市民可看到不少制作精美的鳥巢,制作材料是樹枝和秸稈。公園指揮部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去年5月開始,公園里陸續安裝了百余個鳥巢,除了有給鳥類提供居所的功能,還能讓游客特別是孩子關注到樹林生態。

金牛山大美“福道”
鏤空步道坡度緩 透光透水性好
不少市民表示,漫步1.4公里的福道,不論老人還是孩子,都覺得要比爬山輕松。原來,福道有不少“之”字形的設計,每16米,坡度才上升1米。因為采用了鋼結構鏤空步道,所以透光透水性好,步道下的植物也保留了不錯的生長環境。按設計者的想法,未來福道兩側的植物可以連成一片,在夏日為游客遮陰。
?

金牛山大美“福道”
市民建議
休息廳多些造型
市民林先生走到山上,看到休息廳的屋頂是棱形的,“為何不做得隨意些,雞蛋形、橢圓形,比有棱有角顯得柔和些”。記者在現場看到,長椅寬有50厘米左右,高有40厘米左右,1.7米高的市民坐上去,腳的確落不到地上。
延長開放時間
市民陳先生說,金牛山“福道”傍晚5點半就關門了,下班后再過來游覽都不行,到了夏天,就沒法到這里乘涼了。金雞山攬城棧道晚上8點才關門,公園南門則10點關門,“福道”的關門時間可否往后推一推?當然,推遲關門,意味著配套設施也要跟上,比如說步道兩旁要裝上景觀燈,此外,針對大家最關心的防火問題,建議在門口加設安檢口,禁止攜帶打火機等易燃物。

金牛山大美“福道”
少放水泥石頭
市民林女士帶著兒子在月崖橋附近游覽時,發現有塊水泥做的“石頭”,表面已經風化,露出里面的麻繩。林女士在附近轉了一圈,發現水泥做的“石頭”還不少。“有的修在護坡邊,可防止山上石頭滑落,并無不妥。可有的就在樹叢邊,水泥做的石頭反而不美觀,顯得不自然。”

公園里的木椅子偏高偏大,坐起來不是很方便
建個瞭望臺
還有市民建議,能否在懸空步道的頂點建個瞭望臺,讓市民將福山福水收入眼底。對一些景區中散落的碎石,還有市民建議,能不能撒上一些泥土,讓碎石上長出花草,實現自然修復。
椅子可設矮一些
市民林先生說,這里的長椅是木頭做的,坐上去沒有不銹鋼椅子冷冰冰的感覺。不過,他坐下后,發現長椅又寬又高,腳根本著不了地,建議可以設置矮一點。
?

金牛山大美“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