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1月15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鐘蘭/文黃啟鵬/圖)昨日下午4時許,44歲的老張穿著皮叉衣和雨靴,行走在福州福灣路的地下管道里。漆黑的管道內,他頭頂的探照燈,是唯一的光源。
滿臉的污泥已經凝成塊狀,但想到抓緊干完活就能回家過年了,老張就滿臉喜悅。
他用粗糙的大掌,用力在管壁上一抹,然后攤到記者面前,手掌上只有幾粒沙子和一片水珠。“你瞧瞧,我們清理得多干凈!”他眉眼彎彎,語氣得意,全然忘了自己臉龐上、衣服上沾著的滿滿泥漬。

老張和十幾名工友,全都來自外省,但管道清淤這份工作,讓他們相識且彼此間親如兄弟。城市地下管道里,臟臭難免,且潮濕悶熱,可問及長年累月在此工作是何感受,老張的答案竟然是:“還不錯,冬暖夏涼,除了有點臭。”

老張說,他們昨天清理的這段50多米雨水管,此前泥沙把兩米多高的管道堵得只剩幾十厘米,而且泥沙板結,得先用水沖開,化成淤泥,然后用鏟子往編織袋里裝,再由地面上的人拉上去。清理到最后,沒辦法用鏟子了,只能用手一捧一捧地把淤泥捧進袋子里。這時難免會被里面混著的玻璃碎、鐵釘扎傷手,但大家誰也不會在意。“快過年了,我們想趕緊干完,好趕去下一個點清理,沒時間矯情流那點血啊。”

完成這段管道的清淤后,有個工友因為父親過七十大壽,要先趕回四川老家過年,老張挺羨慕。管道清疏每天工作8小時的酬勞是300元,老張一想到若這么早回去,會少賺六七千,就又立馬釋然了。他便沖洗臉邊說:“還是多賺點錢吧,老婆孩子才能過更好的日子。”

女記者隨同清淤工人下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