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月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朱毓松 溫海龍)
調整結構穩定增長
發展,福州追求更好的質與量!
紡織業“寒冬”中,長樂新華源紡織公司依然繁忙,一、二期的生產車間正開足馬力趕訂單,三期項目工地正加班加點趕工期。
“企業產品市場供不應求!”新華源紡織副總經理卓依透露,企業啟動“機器換工”后,實現了節本增效,確保產品質量全國領先,發展逆勢上揚,2015年1~8月,產值達7.68億元,比增22%。
新華源紡織是福州著眼長遠調結構的生動案例。面對仍在持續的結構調整陣痛,福州搶抓“四區疊加”重大機遇,堅定實施工業、服務業兩大倍增戰略,突出做好“加、減、乘、除”四篇文章,打造省會產業升級版。
“加”就是對接國家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行動計劃和重大工程包,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努力培育更多的產業新增長點。
“減”就是盯住福州市鋼鐵、造船等相對過剩產能,通過兼并重組、引進戰略合作者、技術改造、“機器換工”等方式,堅決化解過剩產能和處置僵死企業,做強一批龍頭企業,促進傳統產業提升競爭力。
“乘”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引導全社會廣泛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市場蓬勃發展。
“除”就是發揮省會城市科教資源等相對密集優勢,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本結構,提高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
隨著結構調整穩步推進,京東方8.5代面板等一批重量級項目相繼“安家落戶”,福州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進一步凸顯。截至2015年底,全市千億產業集群增至5個。
眾所周知,電子信息產業是福州市支柱產業之一。不過,長期以來,“缺芯少屏”的瓶頸,制約著電子產業的提升發展。隨著“大塊頭”京東方落地動建,不僅可補齊福州電子信息產業短板,還將發揮強大的集聚效應,吸引帶動上下游形成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在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福州還出臺了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工業創新轉型穩定增長,加快互聯網經濟發展等政策,打出一系列穩增長增效益的“組合拳”,確保了2015年經濟運行平穩健康,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向好勢頭。
新區建設取得突破
行路致遠,砥礪奮進!
2015年,以福州新區開放開發為重點,福州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8月30日,福州新區獲國務院批準設立,成為我國第14個國家級新區。
“以福州新區開放開發為載體,打造福州經濟‘升級版’,引領和帶動福州新一輪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福州對新區建設寄予厚望。
這一年,福州新區邁入了全面加快推進的新階段,全年共實施新區重大項目336項,投資重點在基礎設施和產業領域。
10月11日,福州京東方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面板項目開工。這是福州新區獲批后,首個動建的大型產業項目,創下福州電子信息產業單體項目投資額之最,填補了福州電子信息產業液晶面板的行業空白。
“福州項目將建設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8.5代生產線。”京東方科技集團總裁陳炎順說,京東方將助力福州形成更為完善的電子信息產業鏈集群。
濱海大通道是長樂片區在建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目前,全長64公里的長樂濱海大通道,已建成通車43.2公里,在建的21公里路段將確保在明年底建成通車。“福州新區長樂片區城市框架、基礎設施及生態體系已初步形成,加快向現代濱海生態城市邁進。”福州新區辦有關負責人說。
截至11月份,福州新區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60.04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00.28%,提前一個月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目前,福州新區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福州新區辦有關負責人說。
加快建設中的福州新區,對客商的吸引力和投資集聚效應也逐漸顯現。
12月7日,福州新區、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香港推介會暨榕港重點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香港舉行。推介會期間,福州市共對接榕港合作項目75項,總投資16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014億元,取得了豐碩成果。
“我十分看好福州迎來的重大發展新機遇。”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副主席林銘森說,福州新區發展的良好基礎和對外開放的新格局,為廣大客商提供了巨大商機和廣闊空間。
改革開放活力迸發
2015年,注定在福州的開放史上留下濃墨重彩。
4月21日上午,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儀式在福州舉行,同時發布了22項創新舉措,福建自貿試驗區正式啟動建設。這一天,福州片區發出首批“一照三號”證照。全國首批電子營業執照也在此首發。
“這是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重大舉措。”福州人民對此抱以厚望。
這一年,海絲博覽會、海絲國際旅游節、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大型展會活動相繼在福州舉辦。以展會為平臺,一個充滿自信與活力的現代化新福州,正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國際舞臺中。
福州的“朋友圈”也越來越大。就在過去的兩個月里,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楊厚蘭、圭亞那首都喬治敦市市長漢密爾頓·格林、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市市長穆依希·卡則坡、斯洛文尼亞副總理戴揚·日丹、澳大利亞霍巴特市市長蘇·希基、丹麥霍爾拜克市行政市長漢斯·艾瑞克·索愛以及泰國正大集團、英國賽伯樂投資集團、荷蘭銀行投資委員會等客人相繼來到福州,大家希望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攜手福州,共謀更大發展。
從馬祖到福州,鄉親回家路越來越近,彎路也越來越少。12月23日上午11時許,載有89名旅客的客輪“安麒2號”,從黃岐客運碼頭乘風破浪駛向馬祖,閩臺第四條“小三通”客運航線——連江黃岐至馬祖白沙客運航線正式通航。這也是福州第二條榕臺“小三通”客運航線,全程25分鐘的航線,將兩岸的距離拉近再拉近,連江—馬祖“一日生活圈”正在加快形成。
隨著福州揚帆新啟航,臺資、外資銀行紛紛加快進駐福州步伐。截至2015年底,福州外資、臺資銀行分支機構已達到10家,成為福州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海峽金融商務區也正逐步成長蝶變為福州的“華爾街”。搭乘著福州經濟發展快車,金融業加快了與福州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福州也將進一步迸發出更強勁的發展活力。
福州投資環境越來越好。剛剛結束的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首次對市政府工作部門(單位)進行評議,推動被評議單位更加有效地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經多次清理規范,福州市原共制定的400多件規章,至12月底僅剩53件;經三輪簡政放權,福州市共削減行政許可事項186項,減少73%,目前僅保留市級行政許可事項70項,企業營商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發展為了民生,民生連著民心。
在全國許多地方飽受霧霾侵襲的背景下,2015年福州城區空氣質量持續位居全國74個重點城市前列,10月份躍居全國第一位。“福州藍”在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頻頻出現,獲贊無數。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州藍”背后熠熠閃爍著民生情懷。2015年,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擺在重中之重,一項項惠民政策接連出臺,一筆筆民生支出相繼落地,人民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
保障房建設圓更多人安居夢。截至2015年10月,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超額完成,其中新開工保障性住房22663套,占任務164.6%;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5010套,占任務217.5%。
農村地區加快追趕小康的步伐。啟動提升農村居民幸福感為要旨、建設與管理并重的“幸福家園工程”,每年安排400個村參與建設,至2020年底基本實現全市2000多個村全覆蓋。
市民即將迎來“地鐵時代”。2015年12月30日,福州地鐵1號線(一期)南段順利空載試通車,今年上半年將投入載客試運營和正式運營。
打響“花城、水城、綠城”品牌。建成100多公里城市綠道與慢行系統,福州的特色棧道綠道已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森林覆蓋率達55.6%,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位;8個市區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總斥資41億元建成海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海峽奧體新區成為福州版圖上一顆耀眼的“新星”。
……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一個個含金量頗高的民生項目,如同一粒粒種子深深地植根在榕城大地,播撒的是民生情懷,收獲的必將是743萬人民的幸福笑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