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新聞網12月2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孫漫)今年2月16日,被許多專家稱為“世界級難題”的地鐵1號線07合同段(達道—上藤區間)盾構火力全開,開始穿越閩江的“驚險”之旅。歷經9個多月的江心“探險”,下行線終于在本月初率先穿越閩江,這標志著我市地鐵項目又一重要節點完成。此外,1號線南段電客車已到達10列,本月底即將進行空載試運行。
387.6米穿江步步驚心
地鐵1號線達道站至上藤站區間總長度約1687米,由約220米棚戶區隧道 380米礦山隧道 387.6米下穿閩江段 700米閩江北側盾構軟土段(含孤石)組成。其不到400米的下穿閩江段,被許多參與方案評審的專家感嘆為“世界難題”,有的專家甚至說:“這是全世界最難的工程,沒有之一?!?/p>
這段工程難在何處?福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07合同段項目副總工易宏總結為三大難。第一難是“變幻莫測”,盾構穿越閩江底部要遇三種地質:全斷面硬巖、軟硬交界面(上軟下硬)和江底中砂層,“往往盾構前進幾米就突遇地質變換,且沒有預知性?!币缀暾f,在掘進中就曾遇到從高強度巖層(最高強度堪比鋼鐵)突然轉變為流動性強的砂層的情況,需頻繁更換刀具,更需不時檢查刀具使用狀況和磨損程度,開倉換刀又風險極高,極大阻礙了施工進度。
第二難是“滅頂之險”。易宏介紹,在閩江北汊,隧道距河床覆土局部厚度僅有8.3米,盾構掘進時很容易將河床擊穿、冒頂。
第三難是“透水之?!?。不同于一般下穿段透水性不強的沉積土層,穿越閩江更像是在沙中挖洞。由于閩江水流急,早就沖走了黏土層,造成大部分江底沒有隔水層,底部基本為砂土,砂層透水性好,高水壓下極易出現噴涌、擊穿等險情。
一流設備精英團隊
力保施工安全
為保證下穿閩江段順利推進,這里聚集了200多人的精英隊伍,2臺價值1億多元的盾構機,還有大量改良的先進設備。
易宏介紹,考慮到下穿段地質實際情況,他們在過江前就多次進行渣土改良實驗,采用高分子材料將易噴涌的渣土變得干燥、流動性好,有效控制出土量,防止沉降。
不到400米的過江段,已先后召開14次正式專家評審會及若干次專家咨詢會,60余名專家出謀劃策。上海建工將最強盾構隊伍調到現場,主管技術、設備、生產的主要領導也都現場指揮。團隊分成2班,24小時輪流不間斷施工,配齊施工員、技術員、測量員等,一下去就是12小時。
在設備上,為讓下穿更安全可靠,在盾構機原設計2道閘門的基礎上又加上一道,使安全性進一步增加。
實時監控系統和數據采集分析系統也功不可沒。為了在下穿同時保護閩江河床,施工方每日派人使用GPS定位掃描設備對河床高度等進行監控;為保證土壓平衡,在盾構機3道盾尾刷的基礎上又增加1道,4道盾尾刷相當于4個相對密封的密閉倉,通過加壓來抵抗外來水土傾入的壓力,達到土壓平衡。
記者了解到,在盾構前進的過程中,也遇上了一些困難。易宏告訴記者,盾構機到達中洲島時,是否停機檢查刀具成了焦點。“經多次論證,最終確定在此進行氣壓開倉,更換刀具,改善了刀盤結泥餅的情況,讓盾構工作效率提高了五六倍?!?1月7日,盾構過江復推,經過28天的努力,下行線終于穿越閩江北岸防汛墻,圓滿完成穿江之旅。
1號線南段月底空載試運行
記者從市地鐵公司獲悉,下行線還剩570余米即前進至達道站。此區間接近達道站處存在多處大孤石,雖已采取爆破方式進行初步處理,但仍給盾構機推進增加了困難,施工單位正操控盾構機謹慎掘進,預計明年4月底下行線全部貫通。
據了解,施工單位為確保達道站至上藤站雙線掘進的安全,將上行線盾構機始發與下行線始發時間錯開,現在上行線已正常掘進至閩江中段的中洲島下方,力爭明年春節前完成穿越閩江。目前,1號線(一期)全線盾構區間除過江區間尚未貫通外,還剩達道站至茶亭站區間上行線一小段未通,也將于本月底實現貫通。
車站方面,1號線(一期)21個站點均已完成車站主體結構施工,目前各站點正進行附屬結構施工及車站主體裝修施工。此外,南段電客車已于10月1日上線聯調聯試,目前已到達電客車10列。本月底,1號線南段將進行空載試運行。
同題新聞:
地鐵1號線穿越閩江 地鐵南段力爭明年五一試運營
福州新聞網12月2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邱泉盛)昨日記者從市地鐵公司獲悉,福州地鐵破解“世界級難題”,1號線07標段盾構下行線日前順利穿越閩江,為下一階段上行線順利過閩江打下良好基礎。
破解“世界級難題”
盾構機多次“趴窩”
地鐵1號線達道站至上藤站總長1687米,其中400米下穿閩江段地質復雜、風險高、難度大,多名專家參與施工方案評審時稱下穿閩江隧道是“世界級難題”。根據地質情況,過閩江段分為三個區段,一是全斷面硬巖,二是軟硬交界面,三是江底中砂層。據市地鐵公司技術專家介紹,過閩江段隧道施工風險點包括盾構機設備、施工技術保證、材料準備、孤石處理預案、V形河床處理、軟硬交接加固體質量、隧道運營期保護措施、應急搶險演練八個項目。
那么,地鐵1號線下穿閩江工程有哪些難點?地鐵1號線07標段施工方介紹,閩江江底地層為全斷面砂層,閩江兩岸地質差異大,南岸盾構出洞還需穿越11米硬巖及18米上軟下硬過渡地層。“對施工有兩項極為不利的影響:一是由硬巖轉到飽和砂土,刀具的配置需要更換,在這種土層下開倉風險極高;二是在下穿閩江時,江底大部分沒有隔水層,高水壓情況下覆土局部厚度僅有8.3米,盾構機通過時易遭遇透水、擊穿等風險。”
據了解,穿越閩江前,市地鐵公司和施工單位先后召開五六次專家評審會,邀請全國各地專家認真審閱過閩江段方案并不斷優化。為確保盾構機過江時萬無一失,過閩江段盾構設備是“量身定做”的,施工方特邀請盾構機制造廠家(德國海瑞克公司)的專家駐扎在工地,對盾構機進行一次全面檢測,并為盾構機過江提出了一些改造方案,包括改造刀盤、刀具,制定防噴涌為主的預防工程,細化加裝閘門的改造方案,選用高質量的設備、閘門閥,在推進過程中加滿盾尾油脂保證承壓水或者江水無法從盾尾進入,使用世界最先進的滾刀等等。
施工方一名負責人說:“在穿越閩江過程中遇到了盾尾噴涌、刀盤結泥餅等諸多困難,盾構機好幾次‘趴窩’,從下行線過江到目前順利穿越,短短387.6米耗時10個月。” 施工時確定下行線盾構機在中洲島進行氣壓開倉,終于安全、順利穿越閩江北岸防汛墻。
1號線全線力爭
明年10月試通車
據市地鐵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地鐵1號線達道站至上藤站區間采用盾構法施工。下行線盾構機從上藤站始發至今已順利穿過閩江,還剩570余米到達道站,該區間接近達道站處存在多處大孤石,目前雖已采取爆破的方式進行初步處理,但仍給盾構機推進增加了難度。上行線盾構機目前已掘進至閩江中段的中洲島下方。目前,全線盾構區間除過江區間尚未貫通外,達道站至茶亭站區間上行線將于本月底實現貫通。
據該負責人介紹,地鐵1號線車站方面,1號線(一期)21個站點均已完成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各站點正進行附屬結構施工及車站主體裝修施工。
此外,1號線南段電客車已于10月1日上線聯調聯試,目前已到達電客車10列,本月底1號線南段將進行空載試運行,預計明年初實現南段(三叉街至火車南站)試運行,力爭明年“五一”試運營,明年10月全線試通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