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姐妹街頭表演,一男孩主動加入。
福州新聞網12月1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陳木易/文張人峰/攝)冬日的福州街頭,來了一個父女三人自彈自唱祝賀。特別是那對6歲的雙胞胎小姐妹,彈著尤克里里,她們時不時走調的童聲,萌翻了不少市民。
觀眾的笑聲有些復雜。一些人認為這位歌手是利用雙胞胎賺錢。而對于質疑聲,孩子的父母認為,走上街頭也是對她們的教育和鍛煉。
這一家人下半年以來時常在全國各地奔波,居無定所,他們是誰,來自哪里,有著怎樣的故事?
雙胞胎姐妹街頭萌唱
13日晚,在三坊七巷對面的人行道上,一個父女三人的彈唱組合吸引了不少市民。
只見,爸爸背著吉他彈唱,兩個身穿裙裝小女孩則各自彈著尤克里里跟隨著哼唱,雖然時常走調,但依然自信地昂著頭,偶爾還沖著觀眾嘟嘴、做鬼臉,引得笑聲陣陣。
《隱形的翅膀》《蝸牛與黃鸝鳥》《童年》……雖然他們唱的都是老歌,歌聲不算動聽,但萌萌的小女孩卻吸引了路人駐足,有的拿著手機拍照或者錄像,有的久久不愿走開。不時有人往寫著“街頭音樂”的吉他箱里投放一些錢。
中場休息的時候,兩個小女孩放下尤克里里,蹦蹦跳跳就沖進觀眾中,和一些“歌迷”互動起來,玩起了他們給的玩偶和氣球。
為了不打擾他們,記者和雙胞胎女孩的爸爸約了采訪時間。

13日晚,一個聽眾把自己的玩偶給兩個小姑娘玩。
妻子為愛與他走天涯
昨日中午,從繁華的蒙古營,記者跟隨雙胞胎姐妹和他爸爸拐進一個巷弄,走進了他們暫住的一家小旅館。旅館的房間在一樓,只夠放下兩張床,其中一張床上整齊地擺放著玩偶。房內燈光昏暗,部分墻紙脫落,還有濃濃的霉味。
“這里便宜,所以住這了。”雙胞胎姐妹的爸爸唐銘(藝名)說。唐銘出生在貴州一個小山村,父母早亡,為了溫飽,為了夢想,他自學吉他,2001年起在全國各地的街頭唱歌。他認為的生命轉折,是他遇到妻子小陳那天開始。
他們是2008年3月14日白色情人節認識的。唐銘在泉州街頭賣唱,這時走來兩個學生模樣的女孩,其中一個就是他未來的妻子小陳。
“她當時在自學吉他,聽我彈奏后,想讓我免費教她一些。”唐銘說,當時他內急,就請小陳幫忙照看自己最值錢的家當——音樂器材,沒想到這個女孩真的一直等著他。聊天中,唐銘知道小陳是泉州當地人,家境挺好的,兩人走的不是一條路。但之后的日子,兩人常在QQ上交流,也互相被對方的坦誠吸引,漸漸有了感情。
“有次我和她開玩笑,說和我流浪吧……沒想到她當真了。”唐銘說,小陳父母并不同意兩人的交往,而且小陳的體質也不好,可她還是毅然決定為愛奔走天涯。2009年,兩人領了證,年末的時候,兩個女兒降生了。
在小小旅店,楨楨(圖右)和楠楠在床上一起練習尤克里里。
帶著兩女兒“流浪”
“姐姐叫楨楨,妹妹是楠楠。”唐銘說,女兒出生后,他也試著要過安定的生活。今年上半年,他回到妻子的老家泉州,在清源山下租了房子,讓孩子在當地上幼兒園,而自己也試著找了工作。但習慣了自由的他,并不適應早九晚五的上班,又重新走上了街頭。而兩個女兒也因此踏上了音樂的路。
“女兒從娘胎起就聽我彈吉他,不知是不是這原因她們樂感好,4歲開始跟著我學彈尤克里里,今年7月份已經能自如地彈奏和弦了。”唐銘說,有一天自己上街唱歌,兩個女兒鬧著要跟自己一起上街。當時只有一個麥克風,淘氣的小女兒將他推到一旁,對著麥克風自顧自地彈唱起來,雖然走調了,卻引來了不少的聽眾。這給了他啟發,想讓兩個女兒一起在街頭練唱,也算是一種鍛煉。
后來,唐銘開始和妻子商量,下半年的幼兒園孩子就不上了。“我當時想,幼兒園也是在玩,不如讓孩子跟著我到全國各地游歷鍛煉,妻子負責書畫,我負責琴棋。”唐銘說,他象棋不錯,還獲過獎。
如果把泉州算作一個起點,今年國慶節以后,唐銘帶著雙胞胎女兒去過福州、長沙、懷化、深圳、貴陽、贛州……因為北方天冷,他們于12月初又回到了福州。
父母:這是訓練培養孩子
一路走來,唐銘和雙胞胎女兒經歷了很多,也聽到了不少的質疑聲。
唐銘說,不少人在質疑他利用孩子賺錢。他說,孩子的加入,的確能讓他的表演更吸引人,收入也多了40%,但讓孩子上街絕不是為了錢,而是希望通過走上街頭,訓練和培養孩子。
“我也知道這很辛苦,但她們也和我們一樣樂在其中。”電話那頭,唐銘的妻子小陳告訴記者,別人的誤解她不在乎。她認為,在全國的游歷,是讓孩子學到看到更多的東西,鍛煉她們的臺風,成為她們最寶貴的人生經歷。
在福州街頭賣藝的這些日子里,唐銘和往常一樣,每天按照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生活。上午孩子們醒來后,就開始練聲一個小時,天氣好的話,下午3點到5點,晚上7點到9點,都會在三坊七巷、蒙古營附近賣唱。
“福州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這里的人很溫暖、包容。”唐銘說,有時候看到一些路人都走出四五十米遠了,卻在聽到音樂聲后還回過頭來,給他們些錢,此外還有一些人會給他敬禮或是點個頭,這些細微的動作都會讓他特別感動,記在心里。
明年要在泉州安定下來
和所有的父母一樣,孩子6歲了,唐銘和妻子開始計劃孩子上學的事了。
“音樂的事,看天賦,也要經過系統的學習,明年我準備讓她們找專業的老師。”唐銘知道到了選擇安定的時候了,他告訴記者,他已和泉州一家琴行的老板商量好,在那一邊教人彈奏,一邊參加些商演。而孩子將在泉州讀書。
對于是否還會讓孩子走上街頭,唐銘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說,他熱愛街頭藝術,希望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也給街頭藝術增加一些力量。
“周末,或者寒暑假,我和她們的媽媽,還會帶著她們‘流浪’。”唐銘說,街頭藝人不是流浪者,也不是乞討者,而是用自己的技藝賺錢,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城市包容街頭藝術,比如像上海一樣,給街頭藝人頒發資質證書,能給街頭藝人一些自由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