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曹地村整體搬遷 告別山坡土屋住上平地樓房
2015-12-14 07:50:15?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搬進洋門小區的賴享是高興得合不攏嘴。 福州新聞網12月14日(福州日報記者 黃凌 文/攝 通訊員 陳光楠 黃金鳳)月初,隨著閩侯縣廷坪鄉曹地村最后幾戶邊遠地帶村民搬進該村今年新建的迎賓小區,全村271戶1333人實現了全搬遷,原先住在半山坡上的村民周依伯感嘆:搬進新村后再也不用擔心刮風下雨,臺風來時,也不用被村干部勸離。廷坪鄉黨委書記林煌介紹,全鄉將推廣曹地模式,合理利用各級配套資金,讓更多邊遠村民住上新房子。 “廷坪不平”是當地村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該鄉境內的縣道和村道更是崎嶇難行。12日中午,記者在曹地村最早建立的新小區——曹地新村看到,一條清澈的小溪貫穿整個村莊,小溪旁裝有不銹鋼護欄,一條步行道依溪而建,步行道另一側是占地3000平方米的休閑健身公園,一盞盞太陽能路燈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村中。 “這里原先是個山坡,鄉政府將土地平整后,我蓋起了3層新房。”曹地村村民周丕偉指著一棟瓷磚外墻的房子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原先的房子建在山坡上,為木質結構,每到臺風天,一家人都提心吊膽,風力較強時,經常被村干部勸離木屋。他家共有6口人,前年獲得造福工程的各級補助資金3.6萬元,經過2年的建設,今年初他們一家人搬進了新房。像周丕偉一樣搬進曹地新村的村民還有153戶。 “曹地村共新建了3個新小區,分別是曹地新村、新洋小區和迎賓小區。村里抓住造福工程危房改造的契機,把原先6個自然村村民集中搬遷至新建的小區,同時將舊宅基地復墾,新增耕地30畝。”曾任曹地村黨支部書記20多年的周成墨說,曹地村的村下、坑尾、仕宦等自然村的村民走路到村部都要1個多小時,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村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村民集中居住,不僅增強安全性,也改善了干群關系,住上新房的村民如今見到鄉、村干部,都很熱情。周成墨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戶均補貼造福工程資金4萬元算,村民在政府部門建設好宅基地的情況下,不用出一分錢,就能完成新房一層的建設,就算家庭比較困難的群眾,用2至3年時間,也能慢慢將兩三層的新房建設好。 曹地村的搬遷模式得到了廣泛認可,周成墨近期也被委派到石坑村擔任村支書,促進村里的造福工程搬遷項目。他告訴記者,廷坪鄉沒有超過10畝的平地,要集中建設新小區,就要改造山體,建造護坡,這需要大量資金。石坑村新建的石坑新村和洋門小區就建在削平的半山坡上,記者看到,村民新蓋的樓房雖然算不上豪華,卻整齊堅固,讓人住著安心。 去年11月入住洋門小區的賴享是今年已70歲,他指著小區對面山上原先住的土木結構房子告訴記者,那里是地災點,下大雨時經常會滑坡,搬到新房后,通了自來水,供電也穩定了,刮風下雨時,在外打工的子女再也不用擔心家里老人的安全。 “下一步,石坑村將借鑒曹地村的模式,利用各級配套資金,建設綠化、休閑、健身等配套設施,打造山區的宜居小區。”周成墨說。 林煌介紹,廷坪鄉自2011年全面實施造福工程以來,共對曹地、廷坪、石坑等12個行政村的1029戶5000多村民進行搬遷安置。據不完全統計,共投入各級補貼資金約2000萬元。2016年,鄉政府計劃安排廣坪、汶合、溪坪等6個行政村467戶2420人進行造福工程搬遷,所有搬遷村將借鑒曹地模式,合理利用補助資金,逐步打造山區的宜居家園。 |
相關閱讀:
- [ 12-03]莆田涵江萩蘆鎮東張村:鄰居危房快把我家樓房壓倒了
- [ 11-13]廣西馬山樓房爆炸5人遇難 屋主非法私制炸藥引發
- [ 11-12]廣西一樓房爆炸倒塌致4人死 系屋主私制炸藥所致
- [ 11-09]巴基斯坦工廠樓房倒塌已致53人遇難 約百人獲救
- [ 11-06]莆田城廂華亭隆興村 “幸福家園”新區樓房即將交付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