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電話推銷 福州一市民僅口頭同意就被扣錢
2015-12-04 08:12:3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銀行:電銷流程有錄音,無需輸密碼 黃先生立刻上網,查羊年紀念幣到底怎么樣。“網上說,它并不值錢。”他告訴記者,更讓他震驚的是,不少該銀行的信用卡客戶在網上發帖稱,有過類似經歷,還遇到了退貨難的問題。 黃先生越查越覺得不妥,連忙與信用卡客服中心聯系,要求退款退貨,“但客服說,電話營銷中心與他們并不是一個部門,必須等業務員本人給我回復。”他說,可是業務員一直都沒回復,讓他感到很忐忑,“也不知道是不是詐騙電話,錢打了水漂。” 昨日,記者聯系該銀行福州分行,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后表示,“010-955××”的確是該行電話營銷中心的官方號碼。據介紹,按照電銷流程,在確認客戶同意購買,并明確付款方式后,將發送短信作為“扣款憑證”,交易達成。過程中,無需輸入密碼或動態驗證碼等二次認證。 “電話有錄音,客戶也有后悔權,如果不想要了,可以退貨。”上述負責人稱,因為銀行對自己的客戶很了解,對客戶身份信息和卡片信息均有核實,電銷流程無需復雜的步驟,符合監管要求。 市民:沒輸密碼就扣款,或存安全隱患 近年來,通過改號軟件,冒充相關部門或單位進行電話詐騙的案件屢有發生。采訪中,對于銀行和保險公司的上述類似做法,不少市民對安全性提出疑問:現在很多詐騙團伙模仿銀行和保險機構的官方電話進行詐騙,普通市民很難識別。沒有輸密碼、不用動態驗證碼,僅口頭確認就可以扣款,這樣的方式,存在安全隱患。 昨日,記者就此向省銀監局咨詢。工作人員稱,目前暫無明確監管細則來判斷該行的電銷流程是否合規,但該行在保證了客戶的知情權和后悔權的前提下,進行電銷是被允許的。 福建閩君律師事務所律師卓文彬認為,電話錄音具有同樣法律效力,雙方在電話中達成的合同是有效的,但銀行的業務員必須在電話中明確告知客戶:同意購買后,將自動扣款。 ? |
相關閱讀:
- [ 09-01]臺北電話營銷AV女優版悠游卡 柯文哲遭幕僚打臉
- [ 05-27]福州律誠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招聘電話營銷
- [ 05-26]福州宅居宅修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招聘兼職電話營銷員
- [ 05-09]北上學歷教育招聘電話營銷員
- [ 12-29]揭“助考”機構內幕:掌握考生信息精準電話“營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