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災現場散發出大量有毒煙氣,消防人員戴著呼吸器滅火(消防供圖)
?? 東南網12月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錕 江方方 文/圖 通訊員 黃綠榮陳秋秋)架空層深夜突發大火,將停在里面的上百輛電動車全部燒毀。二樓住戶家的家具,也被沿樓板傳上來的高溫烤壞。而樓上六層樓的外墻,被熏得一片烏黑。前晚11時許,這場被網友稱為“福州最嚴重電動車火災”的大火,發生在臺江區鰲景路武夷綠洲二期33號樓架空層。所幸,火災無人員傷亡。
小區居民說,當時火很大,樓上十幾戶住戶家險些著火,他們準備打開消防栓滅火時,卻發現里面沒有水,所幸消防及時趕來,奮戰近3小時才將火撲滅。居民們懷疑,火災是電動車自燃或電瓶短路引起。目前,具體原因還在調查,相關善后事宜,物業和街道正在協調。
小區消防栓竟沒水,眼看著火越燒越大
昨日上午,記者在該小區看到,33號樓架空層一片狼藉,里面“躺”著上百輛被燒毀的電動車。架空層上方的樓房也遭了殃,整棟樓十幾戶人家的外墻被熏得烏黑,二、三樓住戶家中受損最嚴重。記者在二樓一住戶家看到,不少地方都被濃煙熏黑,屋內家具也被沿樓板傳上來的高溫烤壞了。
該住戶說,起火時間是前晚11點左右,當時他們全家都在睡覺。突然,他感到樓下一陣“噼里啪啦”的響聲,睜眼一看,窗外有火苗,火勢很大。“我急忙叫醒老婆、孩子,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該住戶說,由于住在二樓,他趕緊帶著家人跑到樓下。下樓一看,他傻眼了,架空層起大火,熊熊燃燒。
此時,樓下已聚集許多居民,大家急忙撥打119,同時準備打開消防栓引水自救。
令小區居民憤怒的是,消防栓里竟然沒水,大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火越燒越大。不久,消防趕來,但火勢已經很大,直到次日凌晨1時50分,大火才被撲滅。

約三百平方米的架空層內,上百輛電動車被燒毀
一家三口沒法下樓,躲在家里等待救援
昨日上午,小區居民代表聚在小區所屬的鰲峰街道。其中,64歲的黃依伯滿臉被熏黑。他說,他家住33號樓頂樓6樓,因為樓層較高,大火越燒越旺,他和兒子兒媳因為無法逃下樓,只能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躲在家中等待救援。“當時煙很大,我的臉就是那個時候被熏黑的。”黃依伯心有余悸地說,所幸火勢被控制住,否則,他們全家可能遭遇不測。
小區業主認為,火災跟物業管理水平低下有很大關系。首先,物業把架空層改為電動車臨時停放點,還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其次,發生火災初期,保安沒及時滅火,才導致火越燒越大。另外,消防栓沒水,導致居民無法及時自救。
記者獲悉,管理該小區的,是廈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物業黃經理稱,確實是將架空層改為電動車停放點,但平時有對停放點的電線進行定期檢查,不知為何發生這么大的火災。對于消防栓沒水,黃經理說,此前接手小區時,消防栓已損壞,此后一直協調申請維修基金,但一直沒成功,所以消防栓一直是壞的。
不少業主提出,因架空層電動車火災,導致房屋、家具受損,有家不能回,該如何補償、過渡?鰲峰街道主要負責人稱,首先要找有資質的鑒定單位,對房屋結構予以鑒定,如果有危房隱患,物業需予以修復。其次,將登記住戶損失情況,同時協調區民政局,盡可能為受損業主提供救助。同時,房屋不能住的業主,由物業聯系相關酒店,或由物業發放臨時過渡費用。
火災燒出有毒煙氣,消防戴呼吸器滅火
昨日下午,消防部門稱,接警后,他們調集3輛消防車,15名消防官兵趕到現場救援。因電動車燃燒后產生大量有毒煙氣,加上架空層內火勢猛烈,致使消防官兵很難進入火場內部滅火。隨后,消防官兵在架空層外圍架設多個水槍陣地,壓制火勢,防止其向樓層上方蔓延。昨日凌晨1時50分許,大火被撲滅,無人員傷亡。
據參與救援的消防員說,當時火場內的溫度近千攝氏度,電動車所采用的工程塑料燃燒后產生大量有毒煙氣,大家只能佩戴空氣呼吸器,抱著水槍滅火,還要時刻防備電瓶爆燃,以免危及人身安全。
火災是怎么引起的?據小區居民猜測,很有可能是電動車自燃或電瓶充電時負荷過載造成短路引發。

七層高的樓房被濃煙熏得烏黑
電動車為何起火?專家解釋三大原因
有居民提出,正在充電的電動車為何會起火?記者昨日采訪了一名從事電動車行業十多年的業內人士。他說,外部電線短路、電池使用時間太久、長時間充電,是導致電動車起火的三大原因。
該業內人士說,充電器老化,或電瓶質量不好,更容易引起線路短路,從而引發電動車起火。質量低劣的電池不但壽命短,還容易出現漏液。漏出的液體具有腐蝕性,且極易起火。
而超長時間充電,充電器內電子元件過熱,熱量散發不出去也很容易導致線路短路并出現火花。此外,長時間充電,會導致電池壽命縮短。
福州消防部門近幾年的調研數據顯示,95%以上的電動車起火,都是發生在充電環節,而現在市場上幾乎所有的電動車都沒有充電保險裝置,如果充電器發生故障,電瓶反向充電,導致短路,短時間內就會導致線路起火,進而引燃車輛。而電動車大量采用的工程塑料,又會加快火勢蔓延。
同題新聞:
福州一小區架空層深夜失火 120輛電動車被燒毀

架空層上百輛電動車被燒毀。
?? 福州新聞網12月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 王威 通訊員 黃綠榮 陳秋秋文/攝)前天晚上,臺江武夷綠洲小區二期33號居民樓架空層發生火災,120輛電動車被燒毀,居民樓墻面被熏黑,一名滅火的老人被燒傷,樓上二三十戶業主受影響。消防部門稱,火災具體原因還在調查當中。
百余電動車被毀
整棟大樓被熏黑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武夷綠洲二期33號居民樓,發現整棟樓已圍起警戒線,墻體四處焦黑,警戒線外站著許多居民,一樓架空層內的120輛電動車被燒毀。
小區一名居民說:“昨晚八九點鐘我就聞到燒焦的氣味,以為有人在燒紙就沒在意。晚上11點40分后,我又聞到燒焦的氣味,打開窗戶發現外面濃煙滾滾,于是全家人都穿著睡衣匆匆忙忙跑到樓下。”
33號樓204室就在架空層樓上,損失較為嚴重。記者在戶主林先生帶領下來到204室,發現房間內漆黑一片,廚房、客廳、臥室、陽臺都落了厚厚一層灰,地上有許多玻璃碎片,房間內彌漫著煙熏的味道。
值班人員救火
頭部著火受傷
小區多名居民向記者反映,事發時火勢很大,還發生了電動車電瓶爆炸,最后在消防官兵努力下大火才被撲滅。
據參與滅火的消防人員介紹,起火時火場內溫度達近千攝氏度,電動車上的塑料燃燒后產生大量有毒氣體,消防人員只能佩戴空氣呼吸器抱著水槍滅火,還要防備電瓶爆燃。
據悉,該車庫由物業公司承包給個人經營,夜間有專人值班。“發生火災后值班的老人立即去滅火,不幸頭部著火受傷,傷勢較為嚴重,診斷出是中毒,已經住院治療。”一名居民說。
記者從福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獲悉,接警后消防部門調集3輛消防車、15名消防人員趕到現場處置,昨日1時50分許火災被撲滅。

陽臺被燒得面目全非。
業主質疑
物業管理不力
“發生火災后消防官兵打開閥門,發現消火栓竟然沒水,要跑到對面樓去接水。”四樓一名業主告訴記者,整個架空層電線亂接,還有不少充電插排,放置著很多易燃物品。
小區居民黃先生說,他家住在604室,當時他正在睡覺,沒人通知他發生火災,他自己發現后整個房子都是濃煙。他說:“我們第一時間找到毛巾和水,用濕毛巾捂住鼻子,直到火被撲滅后我們才被救出。”
302室的業主告訴記者,當晚12時左右,他兒子從外面回來,發現著火后趕緊叫醒全家人,兒媳婦連鞋子都沒穿就跑到外面去找物業公司,兒子則在樓下叫大家趕緊逃生。
“發生火災后,物業人員跟巡邏保安沒有及時告知業主,都是我們業主互相敲門通知下樓逃命。”昨日上午,在小區樓下,有業主質疑物業管理服務不到位。
還有業主說,架空層內并未配備消防器材,還有人經常在這里打麻將打牌,堆放各種東西,發生火災后加大了火勢,導致房屋受損。
街道和物業公司
正處理災后事宜
昨日上午11點,鰲峰街道、廈煌物業和小區業主代表聚在街道會議室內,對后期問題進行協商。鰲峰街道負責人表示,會督促物業公司及相關部門處理災后事宜。
廈煌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經聯系了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房屋主體結構進行安全評估,并且在賓館訂了房間供受災業主居住。
針對架空層存放電動車的問題,廈煌物業認為,電動車停放管理本身就是便民服務,一直都是靠補貼運營,并不是出租,該架空層己使用好幾年,使用時也已告知業主。
鰲峰街道負責人表示,街道將積極督促物業公司尋找有資質的機構對房屋安全進行鑒定,并且盡快得出結論。想辦法讓受災群眾臨時過渡,并且對相關損失進行登記,對受災群眾予以救助。此外,將盡快對損失情況及火災原因進行調查,和晉安區民政部門聯系,對受災群眾進行救助。
遇到電動車火災
不要盲目逃生
近年來,架空層內電動車起火事故已發生多起:去年8月,臺江區鰲峰苑12號樓架空層一輛正在充電的電動車起火引發火災,30多輛電動車受損:2013年3月,福馬路大景城小區發生火災,疑因電動車徹夜充電引發,架空層內數十輛電動車遭殃。
昨日記者走訪發現,福州大部分小區都存在電動車徹夜充電的現象,在架空層充電的更是不在少數,火災隱患極大。
據近幾年消防部門的調查,95%以上的電動車起火是在充電環節發生的,而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電動車很少有充電保險裝置。如果充電器發生故障,電瓶反向充電導致短路,短時間內會引起線路起火,進而引燃車輛,電動車上的塑料會加快火勢蔓延。
消防部門稱,電動車的材料在燃燒時會產生有劇毒的一氧化碳等氣體,大量有毒氣體會迅速彌漫在建筑內;高溫煙霧進入人體呼吸道和肺部后,會導致嚴重灼傷,進而引發窒息;電動車燃燒產生的黑煙多,容易導致建筑內光線不足,嚴重影響人員疏散。
福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監督執法人員介紹,如果擺放在樓道口的電動車起火,目測范圍內樓道已經彌漫著濃煙,住戶不要盲目逃生,尤其不要通過樓梯逃生,因為樓梯間充滿毒煙,如果向下逃生極易發生危險,最好的辦法是緊閉房門堵住門縫,等待救援,或以最快速度到達天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