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門璧頭村有900多歲的古槐樹 村民呼吁加強保護
2015-11-18 07:47:46?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古槐公園周邊堆滿瓦礫。 福州新聞網11月18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廖云嵐 文/攝)倉山區城門鎮璧頭村有棵900多歲的古槐樹,堪稱“南國第一槐”。昨日,熱心村民帶記者探訪了這棵槐樹“老壽星”。 璧頭村地處閩江下游南岸、倉山南臺島的東北端。在水路交通為主的時代,璧頭村是水上船只來往福州與進出閩江口的必經之處,曾是重要的港口碼頭。目前,建設中的南江濱休閑路從村前穿過,璧頭村再次成為交通節點。 這棵古槐就緊挨南江濱休閑路,記者看到,因為建設施工,古槐樹下原來的公園被拆除,一些瓦礫垃圾已經堆積到古槐腳下。 據當地族譜記載,壁頭村形成于宋端平年間,村里有“三槐五柳七星池”的傳說。現在,3槐只剩下1槐。古槐樹旁一塊石碑記載,經國家綠委專家李錦齡等鑒定,老槐樹樹齡近千年,可與山東嶗山神槐、甘肅金剛寺唐槐相媲美,堪稱“南國第一槐”。古槐樹圍5.7米,樹高約16米。樹干已全部中空,可藏五六人。 2003年省綠化辦進行古樹名木復查,古槐樹引起有關方面重視。經鑒定,這棵古槐樹有900年的歷史,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樹木。為妥善保護古槐樹,2005年前后,根據市園林專家建議,村里在此處規劃了一個古槐王公園。為此村民們把建在古槐邊的13處民房拆除,騰出了200余平方米的空地。 古槐掛牌后經過專家會診救治樹疾,近年來重新煥發生機,每年6月枝頭樹葉茂密,八九月間還會開花結果。有趣的是,在大樹旁,還有一棵6米多高的小槐樹。可能是老槐樹的種子落下后長出的,被當地村民稱為“老來得子”。古槐旁原有兩口古井和一座明代古塔,現一口井還可以使用,另一口井已被填沒,古塔則被移走。 村民們說,近年隨著福州新區建設和南江濱休閑路建設,璧頭村村民已大量搬遷,古槐樹無人照管,周邊堆滿了瓦礫。“南方饒竹樹,唯有青槐稀。十種七八死,縱活亦支離。”唐代詩人白居易這首詩的大意是在南方酷熱地區,槐樹不容易生長,這棵古槐卻在璧頭村扎根近千年,實屬不易。村民們呼吁有關部門能加強對這棵古槐的保護。 |
相關閱讀:
- [ 06-06]長樂古槐突發大火 5座民房不到一小時被燒毀
- [ 06-01][投訴]長樂市古槐鎮龍田村有線電視信號差
- [ 05-13]長樂古槐鎮數家石材廠廢水直排引水渠 倒灌農田
- [ 03-18]長樂市古槐鎮婦聯開展“謀發展、賽手藝、獻愛心”紀念“三八”婦女節105周年活動
- [ 03-12][民生]古槐鎮百貨大樓年久失修存安全隱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