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坊核心區域效果圖。 福州新聞網11月1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孫漫)作為福州城發展的見證者,朱紫坊建筑群同三坊七巷一樣,是不少“老福州”抹不開的回憶。昨日,記者從市城鄉規劃局獲悉,《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正式公布,將形成“一心四帶”的規劃結構,讓福州傳統文化傳承發揚。 打造復合功能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規劃將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的特色價值概括9點,分別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格局的重要組成;近代海軍名人聚居地、船政文化見證地;福州傳統社區文化和宗族文化的重要傳承地;閩都歷代文化教育中樞所在地;閩都人文精神集中地;民間傳說與古典詩詞文化的展示地;福州傳統建筑、園林極為密集的聚集區;河坊一體街巷格局的典范;閩臺文化淵源的重要見證。 按規劃定位,該街區將以居住、文化、商業、旅游等復合功能為主,突出以芙蓉園為核心的“福州園林”和海軍世家傳承特征,形成具有濃厚福州傳統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傳統社區文化傳承的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區劃分三類 “整個街區的保護區劃分三類,為核心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和環境協調區,都制定了具體范圍和保護要求。”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核心保護范圍北至安泰河,南至法海路、法海小學以北一線,西至南街、延安中學,東至津門路、花園路,面積6.47公頃。“核心區”堅持“小規模、微循環”原則,如不得安排新建、擴建建(構)筑物(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除外);不得擅自新建、擴建道路等。 建設控制地帶北至津泰路,南至圣廟路、花園路、法海路,西至南街,東至津門路,面積為10.39公頃,要求整治更新應有計劃、分階段進行,避免大拆大建等。 環境協調區在建控區范圍的基礎上外擴50米左右,東南部至法海路,面積為6.62公頃,要求對造成景觀、空氣、水系污染的污染源應于近期內拆除搬遷,并對造成污染的行為進行制止等。 |
相關閱讀:
- [ 09-25]榕朱紫坊保護規劃獲批 重點保護“河坊一體”格局
- [ 08-19]福州南街9月進行地面施工 朱紫坊修繕后年底完工
- [ 11-30]福州朱紫坊走出的抗日戰爭海軍中將李世甲
- [ 07-20]“芙蓉別島”石刻從西湖回歸朱紫坊 按原樣放置
- [ 07-16]西湖公園覓得假山石 竟是朱紫坊失蹤的太湖石
- [ 04-18]朱紫坊保護修復已全面鋪開 芙蓉園工程10月完工
- [ 02-19]朱紫坊今年修復四故居 將設三入口改造部分地塊
- [ 01-24]朱紫坊二期征遷簽約率96.3% 下月進入第二簽約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