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快遞業內幕:存在暴力分揀 監控下照樣拋投
2015-11-11 08:26:24??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揀員將包裹拋到框內。 福州新聞網11月1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隨著網絡購物的普及,快遞業成了社會生活一個重要的行業,其投遞業務是否規范、服務是否專業到位將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利益。在“雙十一”前夕,福州晚報記者和福建電視臺《愛心幫幫團第一調查》記者以應聘者的身份進入福州多家快遞公司,從而揭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快遞業內幕。 分揀員都是“拋投高手” 10月底,記者到倉山區蓋山鎮望峰路一家名為“全峰快遞”福州分撥中心應聘,福建電視臺《愛心幫幫團第一調查》記者順利應聘進入該分撥中心,擔任了一名分揀員。 每天傍晚6時許,從上海等地開來的物流車就會來到這里,一天中轉的包裹量多達一萬多件,貨物從車上卸下來后,會被分揀人員放到傳送帶上。 傳送帶延伸至車間,在傳送帶的兩側分別放置有20多個鐵架筐,上面標有發往福州各個區域的代碼,分揀人員根據包裹上的地址代碼將包裹放到所屬的框架內。剛開始分揀,記者就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傳送帶距離放置包裹的框架僅兩米距離,然而為了省事,分揀人員卻將包裹以拋投的方式送進框架內。離記者最近的這名分揀員,連看都不看包裹有沒有特殊提示,就將包裹扔出數米遠。 按照分工,一個分揀員一般負責三個區域,分揀包裹時常常丟三落四,落下的包裹只能由下游的分揀員再丟回來,然后投進鐵筐里。因此,有的郵件在傳送帶上分揀時就遭遇兩次拋扔。 有的分揀員嫌傳送帶速度太慢,直接將包裹扔到下游傳送帶上,而有的包裹體積比較大,他們甚至需要使出很大力氣拋扔這些貨物。 流水線上的包裹源源不斷,只要快件上了這條流水線,貼不貼易碎標志、是否注明數碼產品小心輕放等提示字樣,已經變得不再重要。 在這里要的就是效率。一個20人左右的班次要處理1萬件快件,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大不壓小、重不壓輕的碼放原則,快件分揀脫手時不超過30厘米的規矩,在這里根本不存在,只要位置和方向正確,能拋多遠就拋多遠。 記者注意到車間內懸掛著一條標語,“丟貨等于丟工作,摔貨等于摔飯碗”,然而與工作人員的行為相比,這句話顯得尤為諷刺,對包裹拋、投、扔、砸,在這里早已司空見慣,沒人理會規章制度。 除了卸貨以外,分撥中心還要承擔發貨的任務,在這里記者同樣目睹了分揀人員在裝貨時的暴力分揀行為。每一次裝卸貨后,車間里都會留下許多物品破損的包裹。 |
相關閱讀:
- [ 11-11]快遞也需實名制 你登記了嗎?
- [ 11-11]“雙十一”電商大戰開打 快遞實名制首迎物流高峰大考
- [ 11-11]“雙十一”快遞實名了嗎? 快遞員不核實身份信息
- [ 11-10]快遞變"快扔"包裹"滿天飛"|產自臟亂小巷 APP叫餐不只是臟 評
- [ 11-10]快遞變“快扔”包裹“滿天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