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之前,北大路是福州最好的林蔭道之一
東南網11月10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湯先增/文 黃啟鵬/圖)
關注理由 2007年,福州北大路拓寬改造后,兩側上百棵大榕樹被移走,改種廣玉蘭。如今,8年過去了,廣玉蘭不見長大,成了市民口中的“侏儒樹”。海都報當年曾報道:園林部門承諾,要在北大路補種樹冠大、遮陰好的行道樹,不削弱綠化效果。然而,北大路如今卻是樹小葉疏,綠蔭稀少,令市民惋惜。
對此,福州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年北大路選擇樹種時,上級部門推薦廣玉蘭,園林局曾反對過,但最終只能執行上級部門要求,改種廣玉蘭。該負責人說,廣玉蘭生長很慢,還很“嬌氣”,如遭噪音、尾氣等污染,生長還會受影響,確實不適合作為行道樹。
是保留現有的廣玉蘭,還是更換長得快、樹冠大、遮陰效果好的樹種?園林部門也將征求市民的建議和意見。

如今的北大路缺少樹蔭
樹干最細的僅4厘米 臺風后十幾棵倒樹未補種
近日,不少住在北大路附近的居民反映:這幾年,福州城區綠化不斷提升,但緊鄰西湖的北大路兩側的廣玉蘭,8年不見長大,每年補種的新苗更小,上百棵樹就像“盆景”,樹冠很小,樹葉也很稀疏,難成綠蔭。
昨日上午,記者在北大路看到,大約1公里長的北大路兩側,全部種著廣玉蘭,大部分高在3米左右,樹冠上的枝葉稀疏,有的甚至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記者初步測量,這些廣玉蘭,最粗的樹干直徑為15厘米左右,最細的樹干直徑只有4厘米左右。
記者沿路走訪還發現,還有十幾個樹池是空的。有市民反映,這些樹池里的廣玉蘭,在蘇迪羅臺風中刮倒,但一直沒補種。
采訪中,附近居民說,2007年北大路拓寬,將原本的大榕樹移走,園林部門當時曾承諾,北大路改造完工后,將重新種大樹,將選擇樹冠大、遮陰效果好的行道樹,不削弱道路綠化效果。但這個承諾卻沒有兌現,最終改種了“盆景”一般的廣玉蘭。
“當年,北大路也是福州十大綠蔭道之一”。不少居民說,如今北大路卻是綠蔭稀少,讓人非常惋惜。

道路兩側,不少廣玉蘭生長情況不好,枝少葉疏
園林部門:曾反對種廣玉蘭 但只能執行上級部門要求
昨日下午,福州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07年北大路拓寬改造時,因地下管網施工,只好將大榕樹移走,改種其他樹種。
為什么不補種樹冠大、遮陰好的行道樹?該負責人說,當時園林部門也存在難處——上級部門推薦種廣玉蘭,園林局也曾反對過,但上級部門沒有采納他們的意見,最終也只能執行上級部門要求,改種廣玉蘭當行道樹。
該負責人說,廣玉蘭生長慢,還很“嬌氣”,如遭噪音、尾氣等污染,生長還會受影響,確實不適合作為行道樹。
北大路為何還有一些樹池沒有補種行道樹?該負責人表示,將派人到現場查看,并進行補種。針對北大路上一直長不大的廣玉蘭,園林部門正在商量對策。是繼續培植,還是更換長得快、遮陰效果好的樹種?園林部門也將征求市民的建議和意見。

北大路上,接連好幾個樹池都是空的,遲遲沒有補種
市民呼吁:城區道路綠化 要考慮長遠效果
記者了解到,福州的行道樹大多為榕樹(包括大葉榕、高山榕)、芒果樹等樹種。特別是大葉榕,生長快、樹冠大,樹蔭濃密。如湖濱路等,大片的綠蔭讓行人心曠神怡。近幾年,福州還在保留綠蔭的基礎上,增加花化樹種,讓道路綠化更動感,效果也不錯。但也有一些路段,行道樹的選擇不妥,北大路就是其中一條。
“選擇行道樹,不能是個別領導‘拍腦袋’定。”采訪中,不少市民認為,選擇行道樹,要因地制宜,更要放眼未來。居民李先生說,園林部門在進行道路綠化時,要考慮長遠效果,多選擇一些生長快、樹冠大、易成蔭的樹種,盡快形成綠蔭,再搭配一些花化樹種,提升福州綠化的品質。

北大路上,接連好幾個樹池都是空的,遲遲沒有補種
鏈接
廣玉蘭種植難度大
廣玉蘭,闊葉樹,長大后會開白花。原產美洲,我國華東地區一些城市有種植。
該樹生長緩慢,栽種時應盡量選擇較大苗木。但廣玉蘭樹冠較小,即使成年后也難以成蔭。在綠化施工中,經常需移植一些大樹,但廣玉蘭移栽有一定難度,成活率往往不理想。土球大小是廣玉蘭移栽成敗的關鍵。在華東地區,一般土球直徑應為樹木胸徑的8倍至10倍,才可保證根系少受損傷,易于成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