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識新朋友 遇見老朋友 ——青運村探訪手記 □新華社記者 鄭昕 20日是青運會“青運村”的第一個媒體開放日,記者應邀“進村”一探究竟,發現這里除了有青年運動員衣食住行的全方位服務,由于文化交流元素的注入,青運村成為了結識新朋友、遇見老朋友的學習與交流園地。 新朋友: 文化交流活動來搭臺 青運會開幕至今雖然只有3天,但是開村多日的青運村,已經讓不少運動員、志愿者和工作人員成為了朋友。 “我已經把任務通關了。”長春隊的田徑選手邵丹給記者晃了晃手里的青運會文教手冊,彩頁里文教項目的蓋章區已經滿是印記。青運會開賽前兩天就已經全部“搞定”,她說這是團結協作的功勞。“這里面有很多項目要集體參賽,有的選手會等待自己的隊友,我則是與其他人自由組隊,集體配合拿到獎勵。” 組委會文教部的工作人員林琤峰說,與青奧會一樣,青運村里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文化交流活動,既讓運動員們了解以“福建特色”“海絲文化”為主題的文教項目,也給他們創造了結識朋友、增進友誼的平臺。 “‘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體驗小屋’一共有20個項目,開村后每天到了下午五點之后都是幾乎間間爆滿,像‘密室逃脫’更是得提前一到兩天預訂。”林琤峰說,青運村安排福州市的中學生擔當講解人,這樣相比大學生志愿者,中學生與同齡的運動員更有共同語言,他們之間也在教和學中結成了朋友。 除了結識新朋友,一些老朋友也在青運村相遇。邵丹給記者指了指在旁邊一起觀看文藝演出排練的成都選手鐘曉倩說,她們在兩年前就結下了友誼。“我們一起在國家田徑隊參加3000米障礙跑集訓,想不到分別了沒多久又見面了。” |
相關閱讀:
- [ 10-21]運動員們在青運村 感受濃濃的福州傳統文化
- [ 10-20]臺灣“小青果”閃耀青運村:與運動員之間的友誼最難忘
- [ 10-19]幕后工作者為青運村保駕護航 獲得“村民”贊譽
- [ 10-18]青運村舉辦開村晚會 每天夜里都有精彩演出
- [ 10-18]當青春遭遇第一次“村晚” 青運村文藝晚會火熱開演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